清词琢雪了无痕,为政风流忆北门。
白燕雕梁远泥滓,黄花老圃淡琴尊。
每怀湖海阴求士,竟卖园亭已到孙。
惆怅能诗张相国,不教林下驻游轩。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梦堂诗稿
清词琢雪了无痕,为政风流忆北门。
白燕雕梁远泥滓,黄花老圃淡琴尊。
每怀湖海阴求士,竟卖园亭已到孙。
惆怅能诗张相国,不教林下驻游轩。
注释:
- 清词:指清新、优美的诗句。
- 琢雪:用来形容诗歌如同精心雕刻的雪花一样细腻而纯净。
- 为政风流:意为执政时注重文风的雅致和风度的优雅。
- 北门:可能是指某地的城门或者比喻为官者的地位象征。
- 白燕雕梁:形容建筑或景物的精致与美丽,如同白燕在精美的屋梁上飞翔。
- 黄花:这里可能指的是秋季开放的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 老圃:指经验丰富的园丁或园艺师,也暗示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 淡琴尊:形容生活简朴而不失高雅,就像弹奏琴曲时使用的琴樽一样典雅。
- 湖海阴求士:意为在湖海之间寻找贤才,追求学问。
- 竟卖园亭:最终卖出自己的园林,可能暗示着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或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 林下驻游轩:指在山林间休息时欣赏游赏之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回忆过往仕途生活和感慨世事无常的抒情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曾在某个地方担任官职,并在此期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超脱。
诗的首句“清词琢雪了无痕”描绘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他的文字如同精心雕琢的雪花一般纯净而无暇,反映出他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其次,“为政风流忆北门”则展现了作者在任官期间的风采,他在治理政务时注重文风的雅致和风度的优雅,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诗的第三句“白燕雕梁远泥滓,黄花老圃淡琴尊”通过白燕和黄花等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的氛围。同时,“老圃”一词也暗含了一种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的第四句“每怀湖海阴求士”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对人才的渴望。他不仅关注于个人的政治前途,更关心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深沉的忧国情怀使得诗人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政治事业。
紧接着,诗的第五行“竟卖园亭已到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他虽然曾经拥有过美好的家园和园林,但在现实的压力下却不得不卖掉它们以满足生活所需。这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理解。
诗的第六句“惆怅能诗张相国”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遗憾。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重用,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这种无奈之情令人深感同情。
第七句“不教林下驻游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他不愿再被束缚于权力的中心或官场的争斗之中,而是渴望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