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烟漠漠护重阴,思入罗浮梦已深。
对月应怜清夜影,怀人空寄岁寒心。
云横渭北家千里,春到江南雪一林。
谁向天涯问消息,好从孤管写馀音。
寒山无恙隔层阴,一缕相思为尔深。
梦后何人同载酒,花时有客独关心。
飞来晴雪春留影,相送前溪月在林。
官阁吟成应寄兴,不教空谷误跫音。

译文

淡淡烟雾朦胧地笼罩着深深的重阴,思念进入梦中的罗浮山已十分深沉。
对着月亮应该怜惜清夜中身影孤单,怀念人却只能空寄出岁寒时节的心。
渭北云横家千里外,江南春天到时雪一林铺满原野。
谁向天涯探问消息?好让孤管吹奏余音。
寒山仍然没有恙隔着层层阴霾,一缕相思深似海为你而长。
梦境之后何人共我同载酒杯,花儿盛开时有客人独来关心。
飞来的晴雪留春影在溪边,相送前溪月在树林里。
官阁吟成的诗应是寄托情怀之用,不能让空旷山谷误了跫音。

注释

  1. 淡烟漠漠护重阴: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浓重的阴云。

  2. 思入罗浮梦已深:思绪如同进入罗浮山一般深邃。

  3. 对月应怜清夜影:面对明亮的月光,应怜悯清夜里独自的影子。

  4. 怀人空寄岁寒心:怀念的人只能空寄出心中岁寒时节的情感。

  5. 云横渭北家千里,春到江南雪一林:云横过渭水北方的家,千里之外;春天来到江南,白雪覆盖整个树林。

  6. 谁向天涯问消息:谁在遥远的天涯探询消息?

  7. 好从孤管写馀音:多么想从孤独的笛声中写出余音。

  8. 寒山无恙隔层阴:寒山依旧安宁,隔着层层阴霾。

  9. 一缕相思为尔深:一缕相思对你而言如此深切。

  10. 梦后何人同载酒:梦醒后还有谁和我共饮美酒?

  11. 花时有客独关心:花开时有客人独自来关心。

  12. 飞来晴雪春留影:飞来的晴雪留在春天的景致里。

  13. 相送前溪月在林:相送于前溪边的月影落在树林里。

  14. 官阁吟成应寄兴:在官府阁楼吟咏完成的诗应寄托了情怀。

  15. 不教空谷误跫音:不让空寂的山谷误会脚步声。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以“忆梅和韵”作题,通过描绘一系列景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全诗情感细腻而深刻,意境优美,语言精炼。

    第一段:

  • 首句:“淡烟漠漠护重阴”,描绘了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浓重的阴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 次句:“思入罗浮梦已深”,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深深的梦境之中,无法自拔。

第二段:

  • 第三句:“对月应怜清夜影”,表达了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怜惜自己清冷的身影。
  • 第四句:“怀人空寄岁寒心”,诗人怀着对人的思念,只能空投出岁寒时节的情怀。

第三段:

  • 第五句:“云横渭北家千里,春到江南雪一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云雾横亘在渭水以北,仿佛是千里之外的家;春天到来时,江南的雪覆盖了整片树林。
  • 第六句:“谁向天涯探问消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牵挂,想要探询他们的消息。

第四段:

  • 第七句:“好从孤管写馀音”,意味着诗人渴望通过自己的诗句表达内心的余音。
  • 第八句:“寒山无恙隔层阴”,暗示了寒山依旧安好,但隔着层层阴霾让人感到一丝凄凉。
  • 第九句:“一缕相思为尔深”,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

第五段:

  • 第十句:“梦后何人同载酒”,询问梦醒后的那个人是否和自己一起饮酒畅谈。
  • 第十一句:“花时有客独关心”,表示在花开的时候有客人独自来关心自己。

第六段:

  • 第十二句:“飞来晴雪春留影”,形容飞来的晴朗的雪花给春天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 第十三句:“相送前溪月在林”,将月光送至前溪边的树木上,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第七段:

  • 第十四句:“官阁吟成应寄兴”,暗示诗人在官府阁楼中吟咏完成的诗歌,应该是充满了寄托之意。
  • 第十五句:“不教空谷误跫音”,表示诗人不愿意让寂静的山谷误会自己的声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美好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