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社社报年丰,闲向平原缵武功。
兔窟草枯飞踏箐,鹿场风劲硬开弓。
烟清紫塞关临北,旗卷青山尾转东。
猎罢归来回首望,苍茫一片暮云空。
诗句释义
1 秋登社社报年丰:秋天时登上了社社(地名或地点,这里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报告了丰年的喜讯。
- “秋”:季节,表示时间是秋季。
- “登”:行动,表示进行了某种活动。
- “社社”:可能是一个具体地名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用来代表特定的场景或地点。
- “报年丰”:报告丰收的喜讯,表达了对农事丰收的庆祝。
- 闲向平原缵武功:在平原上悠闲地继承和继续祖先留下的武功。
- “闲”:闲暇之余,表示一种放松的状态。
- “向”:方向,表示动作的方向。
- “平原”:广阔的平地,通常用于描述开阔的田野或战场。
- “缵武功”:继承并继续前辈的英勇事迹或武功。
- 兔窟草枯飞踏箐:兔子的洞穴中的草已经枯死,它们正在践踏这些草地。
- “兔窟”:兔子的巢穴,这里特指兔子的栖息之地。
- “草枯”:草已经干枯,形容环境干燥。
- “飞踏箐”:快速而有力地踏过草丛,形象地描述了兔子的动作。
- 鹿场风劲硬开弓:在鹿场中,强劲的风吹得人不得不拉起弓箭准备射箭。
- “鹿场”:可能是指猎场或鹿群聚集的地方。
- “风劲”:风非常强劲,给人一种紧迫感。
- “硬开弓”:用力拉开弓弦,准备射击。
- 烟清紫塞关临北:烟雾缭绕,紫色的边塞关口位于北方。
- “烟清”:烟雾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紫塞”:紫色的边界,可能是指边境地带,也可能是用来形容边塞的风景或色彩。
- “关临北”:关口临近北方,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或军事防御的需要。
- 旗卷青山尾转东:旗帜随风卷动,青山的尾巴转向东方。
- “旗卷”:旗帜被风吹动,形成了卷曲的形状。
- “青山”:绿色的山,这里用作背景或参照物。
- “尾转东”:山的影子随着旗帜的摆动而转向东方,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动态。
- 猎罢归来回首望:打猎结束后,转身回望。
- “猎罢”:打猎结束,意味着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 “归”:返回的意思,表示从打猎的地方回到原地。
- “回首望”:回头看,表达了一种回顾或沉思的情绪。
- 苍茫一片暮云空:周围一片茫茫无边际的黄昏天空,云朵飘浮在空中。
- “苍茫”:形容景象辽阔、模糊不清,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
- “一片”:形容空间广阔,没有边界。
- “暮云空”:傍晚时分的云,天空中的云彩稀疏,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译文
秋日登高俯瞰大地,报告丰收的喜悦;在平原上悠闲地继承和继续祖先留下的武功。
兔子的洞穴中的草已经枯死,它们正在践踏这些草地。在鹿场中,强劲的风吹得人不得不拉起弓箭准备射箭。
烟雾缭绕,紫色的边塞关口位于北方。旗帜随风卷动,青山的尾巴转向东方。打猎结束后,转身回望。周围一片茫茫无边际的黄昏天空,云朵飘浮在空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狩猎活动的紧张刺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动感的氛围。诗中的“秋登社社报年丰”不仅传达了对丰收的喜悦,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猎罢归来回首望”则展现了狩猎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循环的领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和狩猎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