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世界入婆娑,笑领头衔一甲螺。
岂合济川充作楫,自甘考绩拙催科。
近南气候秋冬少,入俗衣冠傀儡多。
为是圣朝宏远化,百年海水不扬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李公择画庐山高图》。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 抵任
- 抵达职位。
- 东洋世界入婆娑
- 东洋世界的美景如同婆娑起舞般美丽。这里的“东洋”指的是中国,而“婆娑”则形容景色优美、生动的样子。
- 笑领头衔一甲螺
- 以欢笑的心情接受官职和荣誉。这里的“头衔”是指官员的称号,“一甲螺”是一种珍贵的贝壳,象征着尊贵和荣耀。
- 岂合济川充作楫
- 难道应该用河水来填补船只?这句话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 自甘考绩拙催科
- 心甘情愿地接受考核成绩不好,并主动去催促别人完成工作。这里的“考绩”是指考核评价个人的工作表现,“拙催科”则是说自己不擅长催促别人完成任务。
- 近南气候秋冬少
- 南方的气候变化不大,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这里的“近南”是指接近南方的地方。
- 入俗衣冠傀儡多
- 进入世俗生活后,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但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和精神。这里的“傀儡”是指被操纵的木偶,用来比喻那些表面上华丽却缺乏真实自我的人。
- 为是圣朝宏远化
- 正是因为在圣明的时代推行了深远的改革。这里的“圣朝”是指一个有贤明君主治理的国家,而“宏远化”则是指推行广泛的改革措施。
- 百年海水不扬波
- 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发展,社会风气良好,没有大的波澜和动荡。这里的“海水不扬波”比喻社会和谐稳定,没有战争和动乱。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高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东洋世界、头衔、济川等词汇的使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近南气候、入俗衣冠、傀儡多等意象,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失去自我、表面华丽却缺乏真我的现象。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圣朝改革的期望,认为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稳定,没有大的波澜和动荡。整首诗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