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庙忠节襄平公,公所撰书惜未见,公自作歌蒙难中。
维时十有二年癸丑冬,三桂叛,延龄从。广西巡抚铁男子,御衣赐著何从容。
遗之大帽发冲怒,沥血缒城达三疏。自经不得又复引佩刀,镇粤公能邀一顾。
囚首排阊击笏楼,疾风授命乌金铺。阖门百口视如归,白日青磷莽回互。
拘囚方四年,幽愤草圣传。钩摹十二帙,《草字杂礼》无斯全。
斯非皇象《急就篇》,又岂浮屠永素能专前。正书况释顾姬笔,姬亦从公奋死归于天。
呜呼瘗骨处,广福寺,黑塔村,碑御制,抚蛮灭寇,将军又死傅弘烈,巡远双忠祠八柱。
宪皇恤先臣,庙入昭忠仍谕祭。本朝元气极盛诸公生。
淋漓颈血为君父,亦既青史名其名。君不见以炭画壁范忠贞。

诗句:

祖张父卫繁文兴,辨疑晦叔前明称。 马公书出蒙难际,大节岂与时争能。 逆藩烽火连西粤,公昔乘危实仓卒。

译文:
祖张父卫繁文兴,辨疑晦叔在前明朝中被称赞。马公书写在遭遇困难之际,他的大节岂能与时事相争?逆藩的战火蔓延到西边的广东,他过去面临危险实在是仓促。

注释:

  • 祖张父卫繁文兴:祖张父,即张家父系;卫繁文,指文学修养深厚。”繁”是繁体字,此处应为简化字“繁”。
  • 辨疑晦叔前明称:辨疑晦叔,指的是辨别疑惑、阐述道理的人,这里特指明代的某位贤者。“称”意为称颂。”前明”是指明朝。
  • 马公书出蒙难际:马公指的是马文毅,”书出”是指写作或书写,”蒙难”表示遭遇困境或灾难。”际”在这里表示时间上的一个阶段。
  • 大节岂与时争能:大节,指的是高尚的气节,”能”是能力、才华之意。”与时争”表示与时代抗争,”能”则强调其才能和品质。
  • 逆藩烽火连西粤:逆藩,指反叛之藩王,“烽火”形容战争的紧张氛围。”连”表示连接、连续不断。”西粤”是指中国的西部边疆地区。
  • 公昔乘危实仓卒:公昔日,指的是过去、从前的马文毅。”乘危”意味着面临危险或困境。”仓卒”表示仓促或突然。

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马文毅公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大节,表达了对其不屈不挠、坚持正义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歌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诚正直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