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心落雁共横斜,九月繁霜罨鬓华。
淮水尚沈龙虎气,汉津犹隔斗箕槎。
夜阑渔蟹篝中火,日夕牛羊陇上笳。
徙倚东篱难拨闷,判将竹叶负黄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 愁心落雁共横斜:诗人心中充满了愁绪,如同落雁一般,心情沉重,无法自拔。
  • 九月繁霜罨鬓华:九月的繁霜覆盖在头发上,染白了鬓发。这里的“罨”指的是覆盖,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白发增多的形象。
  • 淮水尚沈龙虎气:淮水依然弥漫着龙虎之气,象征着动荡和不安。
  • 汉津犹隔斗箕槎:汉水的源头依然难以到达,如同斗箕星那样遥远,暗指国家分裂、信息不通。
  • 夜阑渔蟹篝中火:夜晚时分,渔船上的人们围着篝火取暖,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困苦。
  • 日夕牛羊陇上笳:日落时分,牛羊在陇上行进,伴随着笳声,表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
  • 徙倚东篱难拨闷:诗人在东篱下徘徊,努力摆脱心中的郁闷。
  • 判将竹叶负黄花:诗人决定用竹叶来装点自己的烦恼,因为黄花象征着美好,希望以此带来一丝慰藉。

译文:
九月初二,我在吴门泛舟,心中满是愁绪。九月的繁霜落在我的头发上,染白了我的鬓发。淮水仍然弥漫着龙虎之气,汉津仍然难以到达。夜晚的时候,渔民们围着篝火取暖,生活困苦。日落时分,牛羊在陇上行进,伴随着笳声。我在东篱下徘徊,努力摆脱心中的郁闷。最后,我用竹叶来装点自己的烦恼,因为我知道这可以带来一丝慰藉。

赏析:
钱谦益的《后秋兴八首》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抒发作者感慨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状况,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社会的忧虑。钱谦益作为明末清初的重要诗人之一,其作品常常带有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色彩。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