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革固所期,舆尸亦求是。哀哉殉国心,耿耿殁犹视。
长歌聊慰藉,人生会有死。不见韩城相,低头向盘水。
三良诗·汪中丞岁星
裹革固所期,舆尸亦求是。哀哉殉国心,耿耿殁犹视。
长歌聊慰藉,人生会有死。不见韩城相,低头向盘水。
注释与解析:
- 裹革固所期: 裹革(意为用皮革包裹身体)在这里象征着忠诚和牺牲,表达了为了某种信念或目标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
- 舆尸亦求是: “舆”在这里指的是运载遗体的车辆,意指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持正义。这反映了不畏艰难,坚持原则的精神。
- 哀哉殉国心: 表达了对于为国家献身者的哀悼之情,“哀哉”强调了对这种牺牲精神的惋惜和敬意。
- 耿耿殁犹视: “耿耿”意味着明亮而持续,“殁”(死亡)和“视”(看)结合起来,表达了即便面对死亡也保持清醒和坚定的态度。
译文与赏析:
在《三良诗·汪中丞岁星》中,钱谦益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崇高而悲壮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忠臣的牺牲,更是对那种为理想、信念甚至他人生命安全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的赞美。通过对“裹革”等细节的描绘,作者传递了一种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体现了对那些默默无闻却坚守原则的人们深深的敬意。
结语:
钱谦益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忠诚和牺牲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英雄行为的敬仰和怀念。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一种颂扬。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