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苍烟拥薜萝,江禽啼处晚船过。
树交危磴盘青霭,天纵飞楼纳白波。
夜不分明花气冷,春将狼藉雨声多。
愁中不暇耽幽兴,佳水佳山奈尔何。

【注释】

宿太华寺:住在太华寺。太华寺,位于今安徽安庆市西南,为唐时江南名刹。半壁:指寺的一角。苍烟:青翠的山色。薜萝:薜荔、女萝等藤蔓植物,多附生于岩壁、树梢。晚船过:傍晚的小船经过。江禽啼处:水鸟在江边啼叫的地方。危磴(dèng):陡峭的石阶。盘:盘旋。青霭(ài):青色的云气,雾气。天纵:天然形成的。飞楼:凌空而立的楼台。纳白波:接纳白色的波浪。不分明:不清楚。夜不分明花气冷:夜色朦胧,花香冷清。春将狼藉雨声多:春天即将过去,雨声很多。愁中不暇耽幽兴:愁绪之中,无暇去赏玩幽静的情趣。佳水佳山奈尔何:好的水好山,怎能让你如此惆怅!奈:怎奈何,怎么对付得了?

【赏析】

《宿太华寺》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在太华寺住宿,观赏风景,抒发情怀。开头三句写山寺周围的景物,接着三句写诗人游历太华寺的感受,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美景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首联“半壁苍烟拥薜萝,江禽啼处晚船过”,描写了太华寺周围的景色。半壁青山被苍翠的烟雾环绕着,鸟儿在江边啼叫的地方,傍晚时分有船只经过。

颔联“树交危梯盘青霭,天纵飞楼纳白波”,描绘了太华寺的壮丽景象。树木交错在陡峭的石阶上,环绕着绿色的云气,天空高远,凌空而建的楼台接纳着白色的波浪。

颈联“夜不分明花气冷,春将狼藉雨声多”和“愁中不暇耽幽兴,佳水佳山奈尔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夜晚虽然不十分明朗,花香却显得冷清,春天将逝,雨水增多,使得心情更加忧郁。然而诗人却感叹自己无法欣赏这美好的山水,因为他正处于深深的愁绪之中。

尾联“佳水佳山奈尔何”,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无奈与哀怨之情。美好的山水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只能让他更加感到无助和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