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漱玉亭,朗诵坡公诗。峡破不复合,龙飞不复归。
但觉风雨沈沈四山暝,半空洒落千珠玑。石色际天青,遍刻前人辞。
后题压前题,好名转被通人嗤。不如煮瀑布、拾松枝,可以润渴吻、涤馋颐。
不则佳酿贮以双鸱夷,看山时复一中之。醉眠石上世事吾弗知,浮沫淅淅溅我霜华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漱玉亭观瀑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晚登漱玉亭,朗诵坡公诗。峡破不复合,龙飞不复归。
  • “晚登”指傍晚登上山巅。
  • “朗诵坡公诗”中的“坡公”指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他曾任翰林学士,号东坡居士,因此称其为“坡公”。
  • “峡破不复合,龙飞不复归”形容瀑布的水势汹涌澎湃,犹如峡口的峡谷被冲开了,却无法重新合拢;又像龙飞腾而去,再不能返回。
  1. 但觉风雨沈沈四山暝,半空洒落千珠玑。石色际天青,遍刻前人辞。
  • “沈沈”形容天色昏暗,风雨交加的景象。
  • “千珠玑”形容瀑布水流如珍珠般晶莹剔透。
  • “石色际天青”描绘了山峰上石头的颜色与天空相接,呈现出青色。
  • “遍刻前人辞”意味着瀑布旁有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
  1. 后题压前题,好名转被通人嗤。不如煮瀑布、拾松枝,可以润渴吻、涤馋颐。
  • “后题压前题”指的是瀑布旁边的诗文多到压过了先前的作品。
  • “通人”指的是有见识的人,这里可能暗指那些喜欢讽刺或贬低他人行为的人。
  •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提出用煮瀑布的水来解渴,或者采摘松树枝来擦嘴,都比后人在上面题诗要好得多,更能够润泽口渴的嘴巴,去除贪婪的欲望。
  1. 不则佳酿贮以双鸱夷,看山时复一中之。醉眠石上世事吾弗知,浮沫淅淅溅我霜华髭。
  • 这句话表达的是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用两个鸱夷酒壶(古代的一种酒器)储存美酒,一边欣赏山景一边饮酒。
  • “世态炎凉”,感叹世间冷暖变化无常,世事难测。
  • 最后一句描述自己喝醉后躺在石头上睡觉,梦中的世界无人知晓世事变迁。而雨水在头发上轻轻打湿,如同雪花落在胡须上一样。

译文

傍晚时分我登上漱玉亭观赏瀑布,朗诵着东坡先生(苏轼)的诗作。瀑布水势汹涌澎湃,仿佛峡谷被冲开了却又无法重新闭合,又好像龙飞向天际再也不会回来。
只见四周被风雨笼罩,天色昏暗,瀑布水花四溅,仿佛天上洒下了无数颗珍珠,岩石的颜色与天边的青翠相连,上面刻满了历代诗人的诗词。
后来的人们在上面题诗,却压过了先前的作品,真是好名声反而被那些喜欢讽刺或贬低他人的人嘲笑。还不如用煮开的瀑布水解渴,或是采摘松树枝擦嘴,这样更能滋润干渴的嘴唇,清除贪欲的诱惑。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用两个鸱夷酒壶装满美酒,一边赏玩山水美景,一边畅饮。醉意朦胧中我躺在石头上睡着了,不知道世间的纷繁变幻。而雨点轻轻地拍打在我的脸上,像是秋日里飘落的雪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漱玉亭瀑布景观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首联描绘了登高望远、吟诵诗篇的情态,颔联写出了瀑布壮阔的景象和人们对此景象的不同感受。颈联提出了面对名利的超脱态度,尾联则是对世俗生活的无奈感慨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的豁达胸怀,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