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秋意早,不见北山阳。
远树凝愁雨,寒花耐薄霜。
客心悲塞草,汉影隔河梁。
怅望途云远,临风忆绿杨。

诗的逐句注释与赏析

首联:雁门秋意早,不见北山阳。

  • 雁门秋意早:雁门(位于山西省代县)的秋天比其他地方来得早,意味着天气转凉和萧瑟的氛围。
  • 不见北山阳:指在北方的某个地方,即北山或阳山等山脉附近看不到太阳,因为太阳升起时会被高山遮蔽,使得那里显得更加寒冷。

次联:远树凝愁雨,寒花耐薄霜。

  • 远树凝愁雨:远处的树木被细雨笼罩,增添了一种哀愁的气氛。
  • 寒花耐薄霜:即使气温较低,花儿也能承受薄霜的侵袭,展现出生命力。

三联:客心悲塞草,汉影隔河梁。

  • 客心悲塞草:作为游子的心情因边塞的野草而感到悲伤,这里的“塞草”指的是边疆的草地,常用来象征边地的生活和环境。
  • 汉影隔河梁:汉朝的影子(可能指历史遗迹)横亘在河流之上,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

四联:怅望途云远,临风忆绿杨。

  • 怅望途云远:望着远方的道路尽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
  • 临风忆绿杨:站在风中,回忆起那片绿色杨柳,可能是对家乡或某种美好记忆的怀念。

译文

雁门的秋天早早到来,我看不到北边的山阳。
远处的树木被细雨笼罩,显得忧愁;寒冬中的花朵能够承受薄霜的侵袭。
客居他乡的心充满悲哀,就像边塞野草一样;汉朝的遗迹横跨着河水,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望着道路尽头的云彩,心中充满了忧郁;风中,我怀念那些绿色的杨柳。

此诗通过描绘雁门地区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一幅秋天边塞的风景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