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大海荒,从古无人至。
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我皇挞伐张,天威及魑魅。
遂使瘴疠乡,文物渐昌炽。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式廓惟日增,蹙缩非长计。
所当顺自然,疆理以时议。
勿因去岁乱,畏噎却饭喜。
东宁大海荒,从古无人至。
这句诗描述了东宁大海的荒凉景象,自古以来就鲜有人涉足。通过使用“荒”字,诗人表达了对这片海域的陌生和未被开发的遗憾。
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这里指出了明朝末期海盗活动猖獗,岛屿上的夷族相互侵扰和占据。诗人通过描绘这一现象,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这句话讲述了清朝时期,郑氏政权(郑成功)占领了台湾,并且其势力逐渐扩展成为边境的隐患。诗人用“有”表示占领,“蔓延”表示势力的扩散,“边忌”则是指边境上的威胁或忧虑。
我皇挞伐张,天威及魑魅。
这句诗表达了皇帝对郑氏政权的讨伐,以及天威(指皇帝的命令和威严)能够震慑邪恶之物(魑魅,古代传说中的怪物)。诗人通过强调皇帝的力量和威严,表达了对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
遂使瘴疠乡,文物渐昌炽。
这句话反映了由于郑氏政权的统治,导致当地环境恶劣,疾病流行。但同时,这也促使当地的文化和文明得到了发展,如同“昌炽”形容的繁荣和昌盛。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这句诗描绘了台湾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等都显得生动而美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这一句赞美了台湾的自然之美。
式廓惟日增,蹙缩非长计。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的扩张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的,而不是通过缩小来达到目的。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表达了对于事物发展和进步的态度。
所当顺自然,疆理以时议。
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主旨,诗人呼吁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按照时宜讨论和处理事务。这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顺应形势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
畏噎却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