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群丑张,揭竿三十万。
我旅一东征,倒戈云见晛。
七日复全台,壶箪匝地献。
可知帝德深,望云争革面。
馀孽虽时有,死灰谋欲煽。
旋起即扑除,夫谁与为叛。
当兹振遒铎,教化不容缓。
民心原犹水,东西流乍变。
弃之铤而走,理之忠以劝。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去岁群丑张,揭竿三十万。
    注释:去岁,指去年;群丑张,喻指一群坏人或势力;揭竿,即举起武器;三十万,形容数量众多。

  2. 我旅一东征,倒戈云见晛。
    注释:“我旅一东征”指的是我的军队开始东征;“倒戈云见晛”意指敌军看到我军的行动后,纷纷倒戈。

  3. 七日复全台,壶箪匝地献。
    注释:七天内收复了全岛;壶箪,泛指各种物资;匝地献,形容物资丰富。

  4. 可知帝德深,望云争革面。
    注释:可以看出皇帝的恩德深厚;望云争革面,意指看到云彩就争相改变面容,比喻感恩戴德。

  5. 馀孽虽时有,死灰谋欲煽。
    注释:残余的势力时而出现;死灰谋欲煽,意指那些残余的势力企图再次燃起战火。

  6. 旋起即扑除,夫谁与为叛。
    注释:一旦兴起,就能迅速被消灭;夫谁与为,意指有谁能与我共同背叛?

  7. 当兹振遒铎,教化不容缓。
    注释: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振作起来;振遒铎,意指振兴教化。

  8. 民心原犹水,东西流乍变。
    注释:民心就像水流一样,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流动;东西流乍变,意指民心的变化无常。

  9. 弃之铤而走,理之忠以劝。
    注释:抛弃它就像用刀尖顶着走;理之忠以劝,意指通过仁义来劝导百姓。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在明朝初年的军事斗争中的景象和人民的心声。诗人表达了对明朝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人民的期望。他希望人民能够珍惜和平,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忘记了长远的福祉。诗人认为,只要人们能够坚守仁义,就能够实现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