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夸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
这首诗是清朝时期的作品,作者可能是一位官员或者文人。诗中的“黄玉圃先生”应该是诗人的朋友或者上司。诗中描述了台湾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和担忧。
诗句如下: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夸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
译文:
东征已经过了一年,整修船只准备回家,巡视使黄先生想要写一首关于台湾的诗,表达他对这片土地的关注和对当地人民的期望。
内山地区生活着一些生番,他们可以逐渐变得熟悉和友好。
王化的政策被抛弃,那些生番仍然像野鹿一样凶猛。
他们在丛林中砍伐树木,用黄金装饰自己的头饰来炫耀自己。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但最近却变得更加残酷。
我们的民众并没有犯错,但他们每天早晨上山砍柴,晚上不再回来。
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征伐,就无法维护秩序,也无法保护百草生长。
允许百姓自由地开发土地,让番人变得驯服,他们的赋税也足以满足国家的需求。
为什么要计划撤退和回避,划定边界并让敌人在那里肆意伤害?
我们也将遭受到类似的伤害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