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慈眸见世人,烟霞深处寄闲身。
崖悬飞瀑惊风雨,月落深潭聚鬼神。
一指臞禅来鹤听,六时枯偈有云亲。
避人踪迹应如此,飘泊深惭席上珍。

【注释】

  1. 慈眸:慈爱而明亮的眼睛。
  2. 烟霞:烟雾和山色。
  3. 崖悬飞瀑:高崖上飞泻下来的瀑布。
  4. 一指:指点,示意。
  5. 六时:佛教术语,指一日二十四小时中的每一个时段。
  6. 枯偈(jié):佛经中的颂文;也指佛经中的偈语。
  7. 应如此:应该这样。
  8. 飘泊:漂泊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是诗人与无厓上人的酬答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深沉,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首联“不忍慈眸见世人,烟霞深处寄闲身”。诗人不忍看到世间的人们,于是选择在烟霞深处度过自己的闲居生活。这里,“慈眸”指的是慈悲的眼眸,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众生的关爱之情;“烟霞”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崖悬飞瀑惊风雨,月落深潭聚鬼神”。诗人描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飞瀑从高崖上倾泻而下,犹如惊风雨一般;深潭之上,月光映照下的景色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惊风雨”形容飞瀑的气势磅礴,“聚鬼神”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亮的深潭中的神秘景象。
    颈联“一指臞禅来鹤听,六时枯偈有云亲”。诗人以一指禅师的形象出现在鹤群之间,引来众多鹤鸟围观;又以六时的诗句与云彩相映成趣。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尾联“避人踪迹应如此,飘泊深惭席上珍”。尾联诗人感叹自己如同避世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使得自己感到惭愧。这里的“深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自卑感,同时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艺术的追求与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