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文章仗琢磨,饥驱万里逐风波。
长安亲见知交少,南粤还愁瘴疠多。
家返钱塘身又去,书传梅岭雁难过。
却伤无计留琴剑,挥泪离亭一浩歌。

腐烂文章仗琢磨,饥驱万里逐风波。

长安亲见知交少,南粤还愁瘴疠多。

家返钱塘身又去,书传梅岭雁难过。

却伤无计留琴剑,挥泪离亭一浩歌。

注释:

  • 腐烂文章仗琢磨:比喻自己才华不显,如同腐烂的文章需要打磨。
  • 饥驱万里逐风波:形容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历经艰险。
  • 长安亲见知交少,南粤还愁瘴疠多:长安是唐代的都城长安,杨澍被遣往南方广东(今称粤东),可能意味着离别家乡,与亲人朋友相见的机会较少,而在岭南地区,瘴疠(一种湿热病)较多,可能也给旅途带来困扰。
  • 家返钱塘身又去:钱塘指的是杭州,杨澍离开后,可能再次踏上归途。
  • 书传梅岭雁难过:书信传递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是因为路途遥远,或者信息不畅。
  • 却伤无计留琴剑,挥泪离亭一浩歌: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和无奈,只能挥泪告别,唱起悲壮的歌来表达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澍三之粤东的不舍和忧虑之情。首联“腐烂文章仗琢磨,饥驱万里逐风波”形象地描绘了杨澍三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历经艰险的处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颔联“长安亲见知交少,南粤还愁瘴疠多”则进一步突出了杨澍三面临的困境,以及诗人对其前途的担忧。颈联“家返钱塘身又去,书传梅岭雁难过”则通过书信传递受阻、雁难过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杨澍三的深深思念和关切。尾联“却伤无计留琴剑,挥泪离亭一浩歌”则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杨澍三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时代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