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风驱雁尽南飞,枯坐萧斋怅落晖。
凤阙恩沾桑落赐,龙山兴与菊花违。
难期地缩壶公杖,却忆尊开靖节扉。
深荷主人情缱绻,天涯欢笑亦如归。
【解析】
1.本诗为五言绝句,全诗八句,每句七字。首句点明时间“九日”,次句写诗人在萧瑟凄凉的南斋枯坐惆怅的情景。第三、四句写恩赐和赏菊的盛事,末两句写自己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2.这首诗中,诗人以自己的遭遇来比喻他人的不幸,表达出一种悲凉之感,这是一首托物抒怀之作。
3.赏析:
(1)开头一句“严风驱雁尽南飞”描绘了一幅秋风吹雁南飞的场景。秋风凛冽,大雁纷纷南归,而诗人自己却滞留在南方。这一句既写出了自己孤寂的心境,也烘托出南归的艰难。
(2)第二句“枯坐萧斋怅落晖”,诗人坐在萧瑟的书房内,看着斜阳西下,心中不免感到惆怅。“萧斋”是指书房,是诗人读书的地方。这里通过写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凤阙恩沾桑落赐,龙山兴与菊花违。”诗人在这里用典。“凤阙”指代皇帝所居住的宫殿,“桑落”指的是秋天,“龙山”是指山上的景色,“菊花”则是秋天的象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皇帝的恩典如同桑落时节一样温暖,但自己却不能像菊花一样在秋天盛开。这里的“桑落”和“菊花”都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无法得到皇帝赏识的意思,而“龙山兴与菊花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4)最后两句“难期地缩壶公杖,却忆尊开靖节扉。”“壶公”是晋代隐士陶弘景的字,“靖节”是指陶渊明。诗人在这里用典表示对陶渊明的敬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难以期待自己能够拥有像壶公那样的隐居才能,但却时常回忆起陶渊明曾经开启过的大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不能隐居的辛酸处境。
(5)结尾两句“深荷主人情缱绻,天涯欢笑亦如归”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再次表达了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句话既是对主人的感谢,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
【答案】
九日饮同年何公南书斋
严风驱雁尽南飞,枯坐萧斋怅落晖。
凤阙恩沾桑落赐,龙山兴与菊花违。
难期地缩壶公杖,却忆尊开靖节扉。
深荷主人情缱绻,天涯欢笑亦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