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天花雨停金樽,轮台万里风云昏。故人佩剑将西征,青丝络马咸阳津。
咸阳杨柳玉关雪,美人如花马如血。毡庐弦管回春风,废碛骷髅照寒月。
吁嗟穷臣出塞古所悲,辞隔天日来荒陲。不遑将母瘁王事,侧身掩涕今何时。
中原年来疲挞伐,野番窥边时窃发。战士饥搜黑水鱼,将军勇堕天山鹘。
愿君袖石奠昆仑,他年待君神武门。

【注释】

  1. 拂天花(fú tiān huā):指飘洒的雪花。
  2. 金樽(jīn zūn):指酒樽,盛酒器。
  3.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
  4. 玉关:地名,指玉门关。
  5. 毡庐:指边塞上的帐篷或住所。
  6. 回风:旋风。
  7. 废碛(fèi cì):废弃的沙碛。
  8. 骷髅:指战死者的尸体。
  9. 神武门:指唐朝皇帝的朝堂。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任安西都护经略大使时,送王柳坪比部出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征的关切,以及对战争、和平与国家命运的忧虑。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读和赏析。
  10. 拂天花雨停金樽,轮台万里风云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天空中飘洒着雪花,仿佛是天花一般。金樽中的美酒被雪水所冲刷,变得清冽而纯净。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同时,“拂天花”、“停金樽”等词语也增加了诗意的美感。
  11. 故人佩剑将西征,青丝络马咸阳津。
    这里的“故人”指的是即将出征的朋友。他手持宝剑,正准备踏上征途。青丝络马则是指给马匹装上络头,准备出发。这两句诗展现了朋友出征前的忙碌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
  12. 咸阳杨柳玉关雪,美人如花马如血。
    咸阳是古都长安的别称,而玉关则是指长城的关口。这里的杨柳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但被玉关的雪所覆盖。而美人如花则形容女子的美丽,然而马却因为长途跋涉而显得疲惫不堪。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和一匹疲惫的战马,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
  13. 毡庐弦管回春风,废碛骷髅照寒月。
    毡庐是边塞上的一种住所,这里指的是战士们的帐篷。弦管则是乐器,这里指的是战士们演奏的曲子。回风则是指旋风,这里可能指的是战士吹奏乐器时产生的风声。废碛则是指荒废的土地,骷髅则是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尸体。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战士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骷髅照寒月”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14. 吁嗟穷臣出塞古所悲,辞隔天日来荒陲。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出征士兵的同情和关注。古代有句话叫做“穷途末路之人才会出塞”,这里用“穷臣”来形容这些士兵的处境。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走向战场,这种悲剧性的命运引发了诗人的感慨。同时,“辞隔天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士兵远离亲人、无法享受家庭温暖的无奈和悲伤。
  15. 不遑将母瘁王事,侧身掩涕今何时?
    这句诗反映了士兵们对家庭的思念之情。他们无法陪伴家人度过难关,只能默默地承受孤独和痛苦。诗人用“不遑将母”来形容士兵忙于军务而无暇顾及家庭,用“侧身掩涕”来表达他们的无奈和悲伤。最后,“今何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状况未来会有所改变的期望。
  16. 中原年来疲挞伐,野番窥边时窃发。
    这两句诗描绘了中原地区多年来饱受战火之苦的情景。中原地区一直是战争频发的地区,而野番则是指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经常伺机侵犯中原地区,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这里的“疲挞伐”意味着中原地区长期以来遭受了战争的折磨,而“时窃发”则是指野番不时地发动侵略行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饱受战火之苦的担忧和忧虑。
  17. 战士饥搜黑水鱼,将军勇堕天山鹘。
    这句诗描述了战士们为了寻找食物而进行的斗争。黑水河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而天山则是一座山脉的名字。这里的“饥搜”指的是为了寻找食物而进行的搜查行动。而“坠天山鹘”则是指战士们勇敢地攀登天山,捕捉飞鸟为食的行为。这两句诗展现了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
  18. 愿君袖石奠昆仑,他年待君神武门。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祝愿和期待。这里的“袖石”可以理解为携带着石头作为礼物的意思,而“奠昆仑”则是指将石头放在昆仑山之上以示纪念。这里的“他年待君”可以理解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相聚或者重逢;而“神武门”可以指代唐玄宗时期的皇宫大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相逢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