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气散缤纷,诗吟八景闻。
松关青失色,石壑白添纹。
鸿爪痕堪印,螺鬟影不分。
观音身是玉,相对覆慈云。

【译文】

山间积雪如瑞气,散于八景之境中。

松间雪痕青翠失,石壑雪纹白添分。

鸿雁留爪印难寻,螺髻影中难分辨。

观音身如玉雕成,与云相依显慈悲。

【注释】
屯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五台山的北支,主峰天池顶海拔3061米。
瑞气:吉祥的气息或征兆。
八景:指《诗经》中的八种自然美景,即“关雎”、“蒹葭”、“鹿鸣”、“伐柯”、“驺虞”、“采薇”、“卷耳”、“鸿鹄”。
青:此处作动词使用,表示失去生机之意。
石壑:山谷之间。
鸿爪痕堪印:传说鸿雁的脚印可以刻在石头上成为永久的印记。
螺鬟:古代女性头上的一种饰物。
玉:此处指观音菩萨像。
慈云:佛家用语,指佛祖的慈悲云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通过描绘屯山的瑞气、八景和观音菩萨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自然画卷。
首句“屯山积雪”,描绘了屯山的积雪景象,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受。第二句“瑞气散缤纷”,进一步描绘了屯山的瑞气四溢,使得八景之境更加美丽动人。第三句“松关青失色”,以松关为喻,表达了雪后松林的色彩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第四句“石壑白添纹”,以石壑为喻,描绘了雪后岩石的纹理变化,也暗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第五、六两句则通过描绘鸿雁的足迹和螺髻的影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观音身是玉,相对覆慈云”,则将观音菩萨比作玉石,与慈云相映成趣,表达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