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心终不死,吴中义激五男子。貂氛肆焰朝野昏,翻手势欲倾乾坤。
印累绶若不知数,鞠躬俯首声复吞。平居持议徒雄壮,袖手委蛇孰奋往。
翻将文墨饰奸贪,扪门内愧曾无状。五人生不读诗书,位不列簪裾,但以善恶为毁誉。
当其攘臂共赴难,义勇直欲凌鱄诸。呜呼!名败身殃馀贿赂,穹碑峻宇等朝露。
松柏青青耐岁寒,冶游人奠山塘路。
【注释】
五男子:五人,即伍子胥、申包胥、范蠡、文种、比干。
貂氛肆焰:貂蝉之貌(指吴王夫差)肆虐朝野(指奸臣)。
印累绶:形容地位尊贵,官运亨通。
平居持议:平时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孰奋往:谁愿意奋发向前去。
翻将:反而要。文墨:指用文章来掩饰。
扪门内愧无状:扪门而入内心惭愧。
攘臂:挥臂表示勇往直前的样子。
穹碑峻宇:高大的墓碑和建筑。
松柏青青:指松树和柏树长青不老。
冶游人奠山塘路:游人的车马在山塘路上来往。
【译文】
千古人心终不死去,吴中义气激扬了五位壮士。
奸臣貂蝉肆虐朝野昏庸,他们倒行逆施企图颠覆国家。
他们的权位显赫如累赘重荷不知其数,他们卑躬屈膝地低声下气不敢出声。
平日议论时雄辩激昂,一旦袖手旁观无所作为谁肯奋勇向前?
反而要利用文章来掩盖奸贪,扪心自问感到羞愧难当曾无面目可对天下。
五人一生不曾读过诗书,但以好坏善恶来评说他人毁誉。
当他们挥臂共赴国难的时候,义勇之情真是欲冲霄汉。
唉!名誉败落身遭祸殃余下贿赂,墓石高耸如天宫等闲似朝日。
松柏青青经冬历夏永不凋残,冶游之人在此奠祭山塘路。
【赏析】
《五人墓》是一首借古喻今,讽谏时弊的诗篇。全诗通过描绘伍子胥、申包胥、范蠡、文种、比干五个人忠义之举,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和讽刺,同时借赞颂五忠臣为忠烈,抒发了诗人自己的理想与志向。全诗笔触犀利,语言精警,寓意深刻,感情真挚。
“五人”指的是五位忠诚的大臣,他们在吴国的灭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诗中通过描绘他们的形象和他们的行为,表达了对他们忠诚和勇敢的赞扬。他们虽然地位高贵,却能保持清廉,勇于直言,不畏权贵,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诗中的其他人物则代表了当时的一些奸臣。他们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使用欺骗、威胁等手段,试图篡夺国家的政权。诗中对这些奸臣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恶。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赞美和对奸臣的谴责,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深思。诗中的五个忠臣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五人墓》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它通过描绘五位忠臣的形象和他们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勇敢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它也通过对奸臣的揭露和讽刺,传达了诗人对正义和良知的坚持和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