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池涸谁能记,渌水亭荒不可寻。
小立平桥一惆怅,西风凉透白鸥心。
秋晚过十刹海明相国园址
鸡头池涸谁能记,渌水亭荒不可寻。
小立平桥一惆怅,西风凉透白鸥心。
注释:
鸡头池:相传为晋朝王献之的旧池。
渌水亭:旧址在今上海老城厢南面。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写“鸡头池”和“渌水亭”,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性。
首句“鸡头池涸谁能记”,诗人以“鸡头池”为例,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里的“鸡头池”并不是指现实中的一个具体地方,而是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而“鸡头池涸”,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使得人们难以记起曾经的辉煌。
次句“渌水亭荒不可寻”,诗人又以“渌水亭”为例,表达了对现实变迁的无奈。这里的“渌水亭”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建筑,而是象征着美好的愿景。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渌水亭”已经变得荒芜不堪,无法寻找。这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担忧。
第三句“小立平桥一惆怅”,诗人以自身的感受来表达内心的愁绪。这里,“小立平桥”指的是站在平桥上,眺望远方的情景。而“一惆怅”则表达了诗人因看到眼前的变化而产生的感慨。这种由外及内的情感表达,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
尾句“西风凉透白鸥心”,诗人以“白鸥”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西风凉透”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写照。而“白鸥心”则寓意着诗人希望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魅力,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