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人物易消磨,虚设贤良孝弟科。
误尽宣元两朝事,鼠奸难去虱臣多。
【注释】
1.西京: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当时称为西京。
2.虚设:徒有其名,实际上并没有人真正具备。
3.贤良孝弟科:指科举考试中要求考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家庭伦理关系的科目。
4.宣元两朝事:《新唐书·宣宗纪》载,“(大中五年)八月乙亥,以李德裕为东都留守,充东都副招讨使。九月,制出镇淮南。”宣宗即位后,即罢去李德裕,改任牛僧孺为淮南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而牛僧孺却上疏请求留任,被宣宗所拒绝。李德裕在《再让官表》中说:“臣自受恩深重,今者得罪非轻,岂敢更陈辞让?但缘臣位在宰相,与牛僧孺等列卿相,而僧孺居臣上,故敢辄陈词。若以臣为不贤,则天下皆不贤;若以吏为不贤,则天下皆不肖;若以为臣不肖,则僧孺亦不得无过。”可见李德裕并非真要辞去官职,只不过是借机发牢骚而已。
5.鼠奸难去虱臣多:比喻小人太多。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辛辣的语言揭露了唐宣宗、唐文宗时政治上的黑暗腐败,对权臣牛僧孺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第一句写唐宣宗时期,朝廷上下风气败坏,士风日下,人才凋敝。
第二句写唐文宗时,科举制度名存实亡,士人空有其表而无其实。
第三句写唐文宗时,权臣当道,小人充斥朝廷,国家大事无人关心。
第四句写唐文宗时,小人猖獗,国家混乱,百姓受害。
这首诗通过对唐代历史事件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