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畀宁无日,群昏自不论。浮休齐得丧,忧患塞乾坤。
上帝高难问,中情久弗谖。诗篇同乘杌,异代得根原。
莫更秦头责,休将朕舌扪。横流看处处,只合老邱樊。
【注释】
投畀宁无日:把尸体扔到荒郊野外,一天也活不成。投畀:古时一种酷刑,把犯人的尸体扔到荒野或水里去。
群昏自不论:一群愚蠢的人,自己不去理会这件事。昏:同“惛”,愚昧,不明事理。
浮休齐得丧: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浮休:浮华的欢乐。齐:同“斋”,清静的修行生活。得丧:福祸得失,指人间的一切变化。
忧患塞乾坤:忧愁和祸患充满天地之间。塞:充满。
上帝高难问:天帝高高在上,难以询问他。上帝:天帝,对天帝的敬称。难问:无法询问。
中情久弗谖:心中的情感长久不变。中情:内心之情。
诗篇同乘杌:像《诗经》里的诗篇一样,被弃置不用。乘杌:指废弃不用。
莫更秦头责:不要再去责备秦始皇。莫更:不要。秦头:指秦朝灭亡。
休将朕舌扪:请不要用手指掐我的脖子。朕:我。
横流看处处,只合老邱樊:到处都是污秽的污水,只有像陈蔡(地名)那样的小地方还能保持清净。横流:遍地都是,到处都是。看:察看,考察。处处:处处,到处。老邱樊:旧时的监狱,比喻污浊之地。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时年五十一岁。当时,杜甫因参加“三川之乱”(又称“安史之乱”)而被迫流亡到夔州。这首诗是作者在流亡途中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信中,杜甫倾诉了他对朝廷的忧虑,对国家前途的关切,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失望,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风格悲凉沉郁,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世事苍茫、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投畀宁无日,群昏自不知”。意为:如果将我投入荒地,我也许还有生存的机会,但那些愚昧无知的人却不知道。这里,杜甫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悲观。
颔联“浮休齐得丧,忧患塞乾坤”。意为:人们追求的是浮华的享乐,却不知道福祸得失会充斥天地之间。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透露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颈联“上帝高难问,中情久弗谖”。意为:天帝高高在上,无法向他询问;而我心中的情感却始终没有变过。这里,杜甫用“中情”一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之心。同时,“久弗谖”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尾联“莫更秦头责,休将朕舌扪”。意为:不要再去责备秦始皇了;请不要用手指掐我的脖子。这两句诗中,杜甫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与问候,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整首诗以杜甫的口吻向友人倾诉了他的心声,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忧虑、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风悲凉沉郁,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世事苍茫、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