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九稘初告终,抟搏员地趋大同。
神机捭阖纵变化,争存物竞谁相雄。
大哉培根氏告我,即物观道冥纤洪。
至人先天戒凝滞,高下体合如张弓。
从其后鞭向仁寿,岂假食苦师蓼虫。
三皇五帝各垂法,所当时可皆为功。
蚩蚩之氓俾自治,奚翅洲渚浮艨艟。
及其已过尚墨守,无益转使百弊丛。
矧今天意存混合,殊俗异种终棣通。
是时开关用古始,何异毛毳当炉烘。
履而后艰常智耳,如惩弗毖宁非懵。
四百兆民皆异种,卒使奴隶嗟神恫。
所以百千万志士,争持建鼓挝顽聋。
贤愚度量儿相越,听者一一袖耳充。
胶胶扰扰何时已,新旧两党方相攻。
去年北方致大祸,至今万乘犹尘蒙。
亦知天心未厌乱,南奔避地甘长终。
岂意逃空得謦欬,知交乃遇四五公。
就中爱我最真挚,屈指先数南昌熊。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雄浑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先来看第一句“一十九稘初告终”,这里的“稘”指的是战争或纷争,而“告终”则表示结束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历史纷争的感慨和对于和平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战争和政治的话题。
接下来的句子“抟搏员地趋大同”中的“抟搏”可以理解为争斗或者斗争,“员地”则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领域或空间。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世界大同的理想和追求。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世界、国家和社会的问题。
然后是“神机捭阖纵变化,争存物竞谁相雄”,这里提到的“神机捭阖”和“争存物竞”都是古代兵法中的概念,分别代表了智谋和竞争。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智慧和竞争的肯定和赞美。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智慧、策略和竞争的主题。
接下来的诗句“大哉培根氏告我,即物观道冥纤洪”,这里的“培根氏”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象征,而“即物观道冥纤洪”则是一个哲学概念。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哲学和道德的思考和追求。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哲学、道德和宗教的问题。
接下来的诗句“至人先天戒凝滞,高下体合如张弓”,这里的“至人”和“张弓”都是古代哲学中的术语和形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自然规律和秩序的尊重和理解。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自然规律、秩序和和谐的主题。
然后是“从其后鞭向仁寿,岂假食苦师蓼虫”,这里的“从其后鞭向仁寿”是一个典故或象征,而“食苦师蓼虫”则是另一个典故或象征。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问题。
接着是“三皇五帝各垂法,所当时可皆为功”,这里的“三皇五帝”是指中国古代的三位帝王和五位贤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和贤者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古代帝王、历史和文化的问题。
然后是“蚩蚩之氓俾自治,奚翅洲渚浮艨艟”,这里的“蚩蚩之氓”是指普通的民众,而“洲渚浮艨艟”则是两个具体的意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普通民众的关心和同情。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普通民众、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接下来是“及其已过尚墨守,无益转使百弊丛”,这里的“墨守”是一个典故或象征,而“弊丛”则是一个形象的描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旧观念、传统和习惯的批判和反思。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旧观念、传统和习惯的问题。
“矧今天意存混合,殊俗异种终棣通”,这里的“混合”和“棣通”都是抽象的概念。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多元化和包容性的认可和推崇。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诗句可能会涉及到多元文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问题。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智慧、自然、秩序、和谐、民生、社会、百千万志士等主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博学多识、深刻洞察力和独特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