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过问童子,长云不在家。
寒花空映户,高柳自呜鸦。
欲去意还驻,行吟日已斜。
所思人不见,咫尺即天涯。

访瞿芷桓不遇

每过问童子,长云不在家。

寒花空映户,高柳自呜鸦。

欲去意还驻,行吟日已斜。

所思人不见,咫尺即天涯。

译文:
我每次路过询问小童,都说主人不在家。
寒冷的花朵映照着窗户,高高的柳树枝叶发出鸣叫。
想要离去却又停住了脚步,行走吟诵太阳快要落山。
思念的人看不见我,咫尺距离却如同天涯般遥远。

注释:

  1. 每过问童子:每次路过询问小童。
  2. 长云:指长时间不在家。
  3. 寒花空映户:寒冷的花朵映照着窗户。
  4. 高柳自呜鸦:高高的柳树枝叶发出鸣叫。
  5. 欲去意还驻:想要离去却又停住了脚步。
  6. 行吟日已斜:行走吟诵太阳快要落山。
  7. 所思人不见:思念的人看不见我。
  8. 咫尺即天涯:咫尺距离却如同天涯般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景致、动作和心理活动,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两句“每过问童子,长云不在家。”表达了诗人每次路过询问小童时,总是听到主人不在家的消息,这反映出诗人对这位友人的关切和期待。

接下来三句“寒花空映户,高柳自呜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寒冷的花朵映照着窗户,高高的柳树枝叶发出鸣叫,这些细节描写都为诗人的内心世界增添了一抹哀愁的色彩。

随后的两句“欲去意还驻,行吟日已斜。”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然想要离去,但又因为思念而无法离开,行走吟诵太阳快要落山时,这种时间流逝的感慨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最后两句“所思人不见,咫尺即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虽然彼此相距咫尺之遥,但却仿佛远在天涯一般,这种距离感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失落。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活动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的挣扎。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失去朋友的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