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最高处,飞锡共登临。
秋老山容瘦,天寒木叶深。
西风孤鸿唳,流水道人心。
坐久林塘晚,寥寥钟梵音。
暮秋偕诸子登衡阳紫云峰紫云最高处,飞锡共登临。
紫云:山名。在衡阳县南。紫云山,又名石门山。
紫云最高处,飞锡共登临。
飞锡:即飞锡禅师。晋高僧慧能,俗姓周,新吴(今江苏苏州)人。六岁为沙弥,后从慧寂法师受戒。因反对当时盛行的禅门禅法而离开五台山,到岭南传教。传说他曾在广东韶关大梵寺说《金刚经》,“见者如堵”,听众无不入迷。他自称“吾本来兹土,一切无取,一切不舍”,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惠能。惠能后来创立禅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慧能死后,他的两个得意弟子神秀和惠能争传其法。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神秀在南方传扬其法,称“南宗”;惠能在北方传播其法,称“北宗”。南宗以渐修为主,强调“定慧等学”;北宗则以顿悟为主,强调“顿悟自性”。南、北二宗虽各有特点,但都承认慧能所传之法。至唐代中叶,禅宗已遍及全国。
紫云:一作“紫微”,一作“紫虚”。紫微:星名,居北斗魁星之上,亦泛指星座。
飞锡:即飞锡禅师。晋高僧慧能,俗姓周,新吴(今江苏苏州)人。六岁为沙弥,后从慧寂法师受戒。因反对当时盛行的禅门禅法而离开五台山,到岭南传教。传说他曾在广东韶关大梵寺说《金刚经》,“见者如堵”,听众无不入迷。他自称“吾本来兹土,一切无取,一切不舍”,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惠能。惠能后来创立禅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惠能死后,他的两个得意弟子神秀和惠能争传其法。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神秀在南方传扬其法,称“南宗”;惠能在北方传播其法,称“北宗”。南宗以渐修为主,强调“定慧等学”;北宗则以顿悟为主,强调“顿悟自性”。南、北二宗虽各有特点,但都承认慧能所传之法。至唐代中叶,禅宗已遍及全国。
紫云:一作“紫微”,一作“紫虚”。紫微:星名,居北斗魁星之上,亦泛指星座。
最高处:指山顶或高处。
飞锡:即飞锡禅师。晋高僧慧能,俗姓周,新吴(今江苏苏州)人。六岁为沙弥,后从慧寂法师受戒。因反对当时盛行的禅门禅法而离开五台山,到岭南传教。传说他曾在广东韶关大梵寺说《金刚经》,“见者如堵”,听众无不入迷。他自称“吾本来兹土,一切无取,一切不舍”,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惠能。惠能后来创立禅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飞锡:即飞锡禅师。晋高僧慧能,俗姓周,新吴(今江苏苏州)人。六岁为沙弥,后从慧寂法师受戒。因反对当时盛行的禅门禅法而离开五台山,到岭南传教。传说他曾在广东韶关大梵寺说《金刚经》,“见者如堵”,听众无不入迷。他自称“吾本来兹土,一切无取,一切不舍”,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惠能。惠能后来创立禅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共:一起;共同。
登临:攀登;登上高处。
秋老山容瘦,天寒木叶深:秋天来临,群山变得清瘦,天冷了,树叶变深了,形容秋天的景色凄凉。
西风孤鸿唳:秋天西风吹过,孤雁哀鸣长啸。
流水道人心:水声潺潺,像在诉说心事。
坐久林塘晚,寥寥钟梵音:坐在树林里的池塘旁久久地聆听着晚钟梵音。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与儿子们一同登山游览的情景。首联写登临之喜;颔联写山色之美;颈联写秋风之声;尾联写听钟观景之乐。全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