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武穆祠,凭吊不胜悲。
金诏班师日,银瓶坠井时。
精魂犹向北,宰木尚南枝。
千古纯忠孝,如公更有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提供的语境,然后一一判断正误。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与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我来武穆祠,凭吊不胜悲”,凭吊即凭吊英烈,凭吊英烈是表达对烈士的哀思,所以此处是说作者来到岳飞祠凭吊英烈,悲痛之情难以自抑。“金诏班师日,银瓶坠井时”,金诏是指宋高宗的诏书,表示宋军已败退的消息传来时,岳飞正在军中,他接到了朝廷的诏令,准备班师回朝,可是在这时岳飞却突然被害了,这两件事都是一起发生的,所以用一“日”“时”来概括。“精魂犹向北,宰木尚南枝”,精魂是指岳飞的精神,北指北方,南方指的是南宋。因为岳飞忠于抗金事业,反对投降派秦桧等人的投降路线,所以在宋徽宗时期就被诬陷入罪,并死于风波亭狱中。“精魂犹向北”表明岳飞的忠魂仍然在北方高高飘扬。“宰木尚南枝”意思是说岳飞的遗体被葬在南方,所以用南枝叶来比喻岳飞的遗体。“千古纯忠孝,如公更有谁”,忠孝二字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标准,而岳飞却做到了二者兼备,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所以最后一句说岳飞是千古以来唯一能够做到忠孝两全的人。据此整理即可作答。

【答案】

①我来武穆祠,凭吊不胜悲:到岳飞祠凭吊(凭吊:凭吊英烈)。②金诏班师日,银瓶坠井时:收到宋高宗的诏书,准备

班师回朝,但岳飞却被害于风波亭。③精魂犹向北,宰木尚南枝:岳飞的忠诚之魂永远向着北方,他的遗体埋葬在

南方。④千古纯忠孝,如公更有谁:忠孝两全之人,历史上能有几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