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巡南守,相传此地崩。
礼同虞帝陟,神契鼎湖升。
窆石形模古,墟宫世代仍。
探奇疑是穴,考典或言陵。
玉帛千年会,山河一气凭。
御香来敕使,主守付髡僧。
树暗岩云积,苔深壑雨蒸。
鸺鹠呼冢柏,蝙蝠下祠镫。
余烈犹于越,分封并杞鄫。
国诒明德胙,人有霸图称。
往者三光坠,江干一障乘。
投戈降北固,授孑守西兴。
冲主常虚己,谋臣动自矜。
普天皆爵禄,无地使贤能。
合战山回雾,穷追海践冰。
蠡城迷白草,镜沼烂红菱。
樵采冈林遍,弓刀坞壁增。
遗文留仆碣,仄径长荒藤。
望古频搔首,嗟今更抚膺。
会稽山色好,凄恻独攀登。
【译文】
大禹巡视南方的守备,据说这里崩塌了。
礼节同虞帝的登高,神契的鼎湖升空。
墓碑形状古旧,遗址宫阙世代相传。
探寻奇石疑是洞穴,考证典籍或称陵墓。
玉帛千年会聚,山河一气凭凭。
御香来自敕使,主守委托给僧人。
树阴岩石云积,苔深壑雨蒸腾。
鸺鹠鸟叫唤着柏树,蝙蝠在祠堂前飞。
余烈犹存于越,分封并杞并鄫。
国传明德之胙,人有霸图之称。
往者三光坠落,江干一障乘风而立。
投戈降北固,授子守西兴。
冲主常虚己,谋臣自矜夸。
普天都是爵禄,没有地方让贤能者。
合战山回雾绕,穷追海踏冰行。
蠡城迷白草,镜沼烂红菱。
樵采遍冈林中,弓刀坞壁增修。
遗文留仆碣,仄径长荒藤。
望古频频搔首,嗟今更抚膺。
会稽山色好,凄恻独自攀登。
【注释】
禹陵:指会稽山的大禹陵墓(即禹陵),在会稽山南麓。
巡南守:指大禹巡视南方的职务。大禹治水后,被舜封为夏朝的第一个国王。
虞帝:指尧。《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皆谓尧之子不若舜。”《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乃妻之以二女,长子伯益贤,次得舜。”“帝舜耕于历山,有田畴在前”。
陟(zhì):登高。
窆(biàn):埋葬。
神契:神话传说中神与人相感应。
形模:形状、模样。
墟宫:指帝王的坟墓。
探奇:探索奇异之处。穴:洞。
考典:考察典籍。陵:陵墓。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泛指礼物。
山河:山河大地。
御香:皇帝所烧的熏香。
敕使:皇帝的命令使者。
髡(kūn)僧:剃去头发的和尚。
树暗:树木昏暗。
岩云:岩石上的云雾。
苔深:苔藓深厚。壑(hè)雨:山沟里的雨水。
呼:呼喊。
下祠镫:下到祠庙里点灯笼。
余烈:残余的力量。
越:古代诸侯国名。(在今浙江东部)
分封:分封土地和人口。并杞并鄫:分别分封到杞、鄫两个诸侯国。
贻(yí):赠送。
明德胙(zuò):赏赐的祭肉和酒食。
霸图:称霸的谋划。
三光:日、月、星。
山回雾绕:形容山势起伏云雾缭绕。
蠡(lǐ)城:蠡县,今江苏无锡市西南。
白草:白色的茅草。
镜沼:镜子般光滑的水塘。
樵(qiáo)采:砍柴采集。冈(gāng)林:山间森林。
仆碣(jié):仆碑,仆地刻字的石碑。
仄径:狭窄的道路。残败的草木,蔓生在小径旁,显得荒凉零落。
望古:瞻仰古迹。频:多次。
会稽:山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东南。
凄恻(cīqè):悲伤悲痛的样子。
独立:独自站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颂扬大禹治水的功绩,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兼有叙事、写景、抒情等手法。诗中多用典故,对仗工致,音调铿锵,语言流畅,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