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当郎当听铃驮,前者唱于后者和。
出门晓月白涨天,片片霜华如雪大。
敝裘一领薄于纸,有似窗楞风刮破。
已恨无丝自缠缚,还愁作米供颠簸。
戍楼宿火明瓦镫,饼肆湿烟生土锉。
却忆向时真懒惰,花影半床人尚卧。
醒来欹枕睡昵书,妇子晨炊煮香糯。
我家虽无田负郭,草草离家计真左。
傥云奔走为饥驱,逆旅何尝少寒饿。
晓发王家营
郎当郎当听铃驮,前者唱于后者和。
出门晓月白涨天,片片霜华如雪大。
敝裘一领薄于纸,有似窗楞风刮破。
已恨无丝自缠缚,还愁作米供颠簸。
戍楼宿火明瓦镫,饼肆湿烟生土锉。
却忆向时真懒惰,花影半床人尚卧。
醒来欹枕睡昵书,妇子晨炊煮香糯。
我家虽无田负郭,草草离家计真左。
傥云奔走为饥驱,逆旅何尝少寒饿。
注释:
- 郎当郎当听铃驮:形容铃声清脆悦耳,如同叮咚的泉水。
- 前者唱于后者和:表示前一句歌词被后一句歌词回应。
- 出门晓月白涨天:清晨的月光照耀着天空,显得格外明亮。
- 片片霜华如雪大:形容地上的霜花像雪花一样洁白而厚重。
- 敝裘一领薄于纸:形容衣服很旧,几乎可以和纸一样薄。
- 有似窗楞风刮破:形容衣服破旧不堪,好像窗户被风吹破一样。
- 已恨无丝自缠缚:感叹自己没有力气去捆扎东西。
- 还愁作米供颠簸:担心自己做的东西无法支撑生活费用,只能勉强糊弄一顿。
- 戍楼宿火明瓦镫:在戍楼上点起灯火照看马匹。
- 饼肆湿烟生土锉:形容店铺里弥漫着烟雾,让人感到有些不适。
- 却忆向时真懒惰:想起以前自己曾经懒散的生活。
- 醒来欹枕睡昵书:形容读书时靠在枕头上不自觉地睡着了。
- 妇子晨炊煮香糯:描述早晨家中妇女们忙碌的场景,正在煮着糯米。
- 我家虽无田负郭:虽然家里没有田地,但却也不至于太贫困。
- 草草离家计真左:形容匆忙离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 傥云奔走为饥驱:或许是为了生计奔波劳碌。
- 逆旅何尝少寒饿:在旅途中,有时会遇到饥饿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早起赶路时所见所感的作品。首句通过“郎当郎当”的铃声描写了早行的宁静与愉悦心情。第二句“出门晓月白涨天”,则将读者的视角带入了一个新的场景——清晨的天空中明亮的月亮仿佛在上涨。第三、四两句“片片霜华如雪大”、“敝裘一领薄于纸”,进一步描绘了霜花的美丽和衣物的破旧。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利用了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官体验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第五、六两句“已恨无丝自缠缚,还愁作米供颠簸”,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挫败感。第七、八句“戍楼宿火明瓦镫,饼肆湿烟生土锉”,则展现了军营和市集两种不同的生活景象,一方面有战火带来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也有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
最后几句则回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第九、十句“却忆向时真懒惰,醒来欹枕睡昵书”,回顾了过去懒散的生活,第十一句“醒来欹枕睡昵书”,形象地描绘了阅读时的惬意和困倦。第十二、十三句“妇子晨炊煮香糯”,描述了家人忙碌的身影和温馨的家庭氛围。然而,第十四句“我家虽无田负郭”,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家贫的理解。最后一联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第十五句“草草离家计真左”和第十六句“傥云奔走为饥驱”,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生活艰辛的认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感受和心境变化。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