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
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
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多角度分析作品。首先理解诗词内容。然后逐句翻译,把握诗意。最后赏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及艺术手法。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立秋前三日,诗人在雨中作此诗以寄怀敬亭弟。首联写雨夜的景色,颔联写雨后的景致;颈联写雨后之景,尾联写山中所见所感。
译文:
终夜淋漓的春雨,我带着酒杯随意地自斟自饮。
门前青苔满布,一条小径深处满是菜花。
忽然一阵凉风袭来,席子上的竹席被吹得飘起。
远处传来阵阵秋声,林间树梢仿佛在低吟。
冲烟而上小山顶,只有我独自登览远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雨过天晴后,诗人登山眺望的所见所感。首联“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写出了雨夜的漫长,诗人彻夜未眠,酒意微醺。第二联“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描绘出雨后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苔藓铺满了门阶,一径菜花深处可见。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超脱之情。第三联“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中的凉爽感觉和秋声的遥远。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中的美丽景象和宁静氛围。最后两联“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描绘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独自吟唱的情景。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山中的美景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