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徵,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孙徵君传
孙征君在国子监任职时,因为被召去做官,有司催促他上任,他坚决推辞。后来他移居到新安,然后渡河来到苏门百泉居住。水部郎马光裕奉赠他夏峰田庐,他带领子弟们亲自耕种。四方前来学习的人,只要愿意留下,他也授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耕作。他的住处于是变成了一个聚居的地方。
孙征君开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等到晚年,他又和通朱子之说。他自己治理身务要自加刻励,守亲丧期间,率领兄弟守墓侧六年。无论贤愚,只要有求学之心,他一定开导他,让他自行努力于平凡之事。他和人交往没有隔阂,即使是武夫、悍卒、工商、隶役、野夫、牧竖等,他也一定会用诚意去接引他们。因此孙征君的声名在天下,而没有人嫉妒他。当杨廷和、左顺义在困难中,众人都认为孙征君处于危险之中,然而忠贤左右都是近畿之人,早对孙征君的人品行为十分重视,无不暗中帮助他。明朝灭亡后,各位大臣都想强令孙征君出来做官,平凉胡廷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他自愿选择隐居闲居,为什么要强制要求和他一样呢?”他在夏峰生活了二十五年,去世了,享年九十二岁。
译文: 孙征君在国子监任职时,因为被召去做官,有司催促他上任,他坚决推辞。后来他移居到新安,然后渡河来到苏门百泉居住。水部郎马光裕奉赠他夏峰田庐,他带领子弟们亲自耕种。四方前来学习的人,只要愿意留下,他也授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耕作。他的住处于是变成了一个聚居的地方。
孙征君开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等到晚年,他又和通朱子之说。他自己治理身务要自加刻励,守亲丧期间,率领兄弟守墓侧六年。无论贤愚,只要有求学之心,他一定开导他,让他自行努力于平凡之事。他和人交往没有隔阂,即使是武夫、悍卒、工商、隶役、野夫、牧竖等,他也一定会用诚意去接引他们。因此孙征君的声名在天下,而没有人嫉妒他。当杨廷和、左顺义在困难中,众人都认为孙征君处于危险之中,然而忠贤左右都是近畿之人,早对孙征君的人品行为十分重视,无不暗中帮助他。明朝灭亡后,各位大臣都想强令孙征君出来做官,平凉胡廷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他自愿选择隐居闲居,为什么要强制要求和他一样呢?”他在夏峰生活了二十五年,去世了,享年九十二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