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举用方自代,朋友之交,君臣之义,并见于斯,可以风世砥俗。但大臣为国求贤,尤贵得之山林草野、疏远卑冗中,以其登进之道甚难,而真贤往往伏匿于此也。若惟求之于平生久故、声绩夙著之人,则其涂隘矣。万一圣主命以旁招俊义,列于庶位,将何以应哉!
抑又闻当道守官,固贵于坚,而察言服善,尤贵于勇。前世正直君子,自谓无私,固执己见,或偏听小人先入之言,虽有灼见事理以正议相规者,反视为浮言,而听之藐藐,其后情见势屈,误国事,犯清议,而百口无以自明者多矣。必如季路之闻过则喜,诸葛亮之谆戒属吏勤攻己过,然后能用天下之耳目以为聪明,尽天下之材力以恢功业。吾友此时正宜用力于此,且与二三同志者交相勖,时相警也。
余不赘。
诗句:
吾友举用方自代,朋友之交,君臣之义,并见于斯,可以风世砥俗。
译文:
我的好友正在使用他的能力来替代自己,这体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君臣的道义,都能在这个时代得到体现,能够影响和改变世界。
注释:
- “吾友”: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即诗人本人;
- “举用”:选拔、启用;
- “方自代”:他自己来取代自己的位置或职责;
- “朋友之交”:指朋友之间的关系;
- “君臣之义”:指君臣之间的道义关系;
- “风世砥俗”:指通过影响和改变世界来改善社会风俗。
诗句:
但大臣为国求贤,尤贵得之山林草野、疏远卑冗中,以其登进之道甚难,而真贤往往伏匿于此也。
译文:
作为国家的大臣,寻找贤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那些隐居在山林之间或者职位较为偏僻低贱的人,因为他们的晋升之路十分艰难,真正的贤才往往隐藏在这些地方。
注释:
- “大臣”:指国家的高级官员;
- “为国求贤”:为国家寻求贤才;
- “山林草野”:指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比如山林和田野;
- “疏远卑冗”:地位较低且不被重视的人;
- “隐晦”:隐蔽,不显露。
诗句:
若惟求之于平生久故、声绩夙著之人,则其涂隘矣。
译文:
如果只追求与自己有深厚关系、名声早现的人,那么这种方法就很狭隘了。
注释:
- “惟”:只;
- “平生久故”:指与自己有长久交情的人;
- “声绩夙著”:名声早现,早有成就。
- “涂”:途径,方法;
- “隘”:狭隘的意思。
诗句:
万一圣主命以旁招俊义,列于庶位,将何以应哉!
译文:
万一皇帝命令朝廷广泛地招聘人才,把他们放在各个位置上,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注释:
- “万一”:假如;
- “圣主”:皇帝;
- “命以旁招俊义”:命令朝廷广泛地招聘英才;
- “列于庶位”:放在不同的职位上;
- “应”:应对,处理。
诗句:
抑又闻当道守官,固贵于坚,而察言服善,尤贵于勇。
译文:
我还听说,当官守职的人应该坚持原则,这很重要;而对于善于听取意见和改正错误的官员来说,更需要勇气。
注释:
- “抑”:另外,另外;
- “当道守官”:在朝为官的官员;
- “固贵于坚”:坚持原则是最重要的;
- “察言服善”:善于观察他人的言语和行为并加以改正;
- “尤贵于勇”:更重视勇气。
诗句:
前世正直君子,自谓无私,固执己见,或偏听小人先入之言,虽有灼见事理以正议相规者,反视为浮言,而听之藐藐,其后情见势屈,误国事,犯清议,而百口无以自明者多矣。
译文:
历史上许多正直的官员,认为自己做事公正无私,坚持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因为过于信任小人所说的话,即使知道不对,也不愿意接受批评。结果导致错误的事情发生了,甚至触犯了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最终受到指责。这样的情况有很多。
注释:
- “前世”:过去的时代;
- “正直君子”:品行正直的官员;
- “自谓无私”:认为他们做事公正无私;
- “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观点;
- “或偏听小人先入之言”:有时候会听取小人的意见;
- “灼见事理”:对事情有深刻的理解;
- “正议相规”:提出批评和建议;
- “反视为浮言”:却把这些话当作没有根据的话;
- “藐藐”:轻视;
- “情见势屈”:形势变化,立场屈服;
- “误国事”:危害国家事务;
- “犯清议”:违背公众的道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