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粉塘空遍绿苔,掠泥营垒燕相催。妒他飞去却飞回。

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博山香烬未全灰。

诗词原文:

脂粉塘空遍绿苔,掠泥营垒燕相催。妒他飞去却飞回。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博山香烬未全灰。

翻译:

在胭脂红的池塘边,遍地是绿苔覆盖的泥土。燕子在泥浆中搭建巢穴,相互催促着飞行。嫉妒它们飞走却又飞回来。一位骑马的人正在从梅林中经过,一只小船从遥远的藕溪上远航归来。博山炉中的香火已经燃尽,但仍残留有微弱的灰烬。

注释:

  1. 脂粉塘:指的是一个充满胭脂香气的池塘,通常与春天的到来有关,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的开始。绿苔覆盖表明池塘已久未有人来打扰,显得有些荒凉和寂静。
  2. 掠泥营垒:描绘了燕子在泥土中筑巢的情景,营垒可能是指燕子筑巢时用泥巴等材料堆砌而成的结构。
  3. 妒他飞去却飞回:表达了诗人对于燕子往返飞翔行为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梅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比喻,意指梅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或者是某种美丽的景象。
  5. 藕溪: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可能是一个象征,代表着清澈的流水或者是某种清新的感觉。
  6. 博山:这里提到的博山香,是一种古代用于祭祀或驱邪的香料,通常与道教有关。
  7. 香烬:意味着曾经点燃的香料已经燃尽,留下了灰烬,这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已经消逝,只留下一些残余的痕迹。
  8. 未全灰:表示剩余的香火残烬尚未完全熄灭,可能暗喻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并未完全消散,仍然留有痕迹。

赏析:

本首浣溪沙词通过细腻地描绘自然景观以及燕子的动态,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稍纵即逝的季节之中。通过对燕子往返飞翔的描述,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循环,还反映了作者对无常岁月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