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还往之间,人咫尺不相窥。归家咨惋,遽遣婢子去。独居数日,又托媒媪购良家女,名禄儿,年及笄,容华颇丽,与同寝食,抚爱异于群小。生认误杀拟绞。苍头得信归,恸述不成声。女闻,坦然若不介意。既而秋决有日,女始皇皇躁动,昼去夕来,无停履。每于寂所,于邑悲哀,至损眠食。一日,日晡,狐婢忽来。女顿起,相引屏语。出则笑色满容,料理门户如平时。翼日,苍头至狱,生寄语娘子一往永诀。苍头复命,女漫应之,亦不怆恻,殊落落置之;家人窃议其忍。忽道路沸传:楚银台革职,平阳观察奉特旨治冯生案。苍头闻之,喜告主母。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则生已出狱,相见悲喜。俄捕公子至,一鞫,尽得其情。生立释宁家。归见女,泫然流涕,女亦相对怆楚,悲已而喜,然终不知何以得达上听。女笑指婢曰:「此君之功臣也。」生愕问故。
诗句释义:
- “聊斋志异 · 卷四 · 辛十四娘”:这是诗的名称,《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卷四”指的是这首诗出自第四卷,”辛十四娘”则是诗中的角色名字。
- “女还往之间”:意思是女主角还在归途中时。
- “人咫尺不相窥”:形容两人距离很近,但彼此之间却无法相互窥视(即不能见面),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被阻隔了视线。
- “归家咨惋”:回到家后,她感到忧心忡忡。
- “遽遣婢子去”:她立即派人送走一个女仆。
- “独居数日”:独自一人待了几天。
- “又托媒媪购良家女”:她再次通过媒婆为另一个年轻女性购买了婚约。
- “名禄儿,年及笄”:这个女子被称为“禄儿”,已经达到了成年年龄。
- “容华颇丽”:她的容貌非常美丽。
- “抚爱异于群小”:对待她的方式与对待其他女子不同。
- “生认误杀拟绞”:男子因为误会而错误地将她杀死,准备被判绞刑。
- “苍头得信归,恸述不成声”:随行的小厮听说消息后,悲痛欲绝,哭泣不已。
- “女闻,坦然若不介意”:听到这个消息后,女主人公表现得非常平静,好像没有放在心上。
- “既而秋决有日,女始皇皇躁动,昼去夕来,无停履”:到了秋审的日子,女主人公终于开始感到焦虑不安,日夜不停地来回踱步。
- “每于寂所,于邑悲哀,至损眠食”: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她会因悲伤而影响饮食和睡眠。
- “一日,日晡”:有一天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 “狐婢忽来”:这时候,有一个狐狸精灵的婢女突然出现了。
- “女顿起,相引屏语”:女主人公立刻起身,拉着婢女到一旁私下交谈。
- “笑色满容,料理门户如平时”:婢女面带笑容,处理家务如同往常一样。
- “翼日,苍头至狱”:第二天,随行的仆人来到监狱。
- “生寄语娘子一往永诀”:男子告诉女子,他将永远告别此地。
- “苍头复命,女漫应之,亦不怆恻,殊落落置之;家人窃议其忍”:随行仆人回来,报告了情况,女主人公只是随意回答,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样子。家人私下议论说她太过冷漠。
- “忽道路沸传”:突然,这个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 “楚银台革职,平阳观察奉特旨治冯生案”:楚银台被革职,平阳观察奉皇帝特旨审理冯生的案件。
- “苍头闻之,喜告主母”:随行的小厮听到这一消息后,高兴地告诉了女主人公。
- “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女主人公也很高兴,随即派遣婢女进入官府探听情况。
- “则生已出狱”:发现男子已经被释放。
- “相见悲喜”:他们相见时既悲伤又高兴。
- “俄捕公子至,一鞫,尽得其情”:不一会儿,公子被捕,经过一番审讯,他的情况被完全查清。
- “立释宁家”:很快他就获得了自由,并回到了家中。
- “归见女,泫然流涕”:回到家中见到女主人公后,他感动得泪流满面。
- “女亦相对怆楚,悲已而喜,然终不知何以得达上听”:女主人公也感慨万分,既悲伤也高兴,但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皇上的恩典。
- “笑指婢曰:「此君之功臣也」:最后她笑着指着那名婢女说:“这是你的有功之人。”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情感纠葛故事。女主人公辛十四娘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意外,导致她被迫与一个年轻男子冯生分开多年。后来她得知冯生被误判死刑,并在临审前与一名婢女私会,两人约定不再相见。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婢女在关键时刻出现,打破了女主人公平静的生活。最终,冯生被无罪释放,两人在重逢时既悲伤又喜悦,但仍然不确定如何得到皇上的宽恕。整个故事充满了情感的起伏和命运的转折,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