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女遣婢赴燕都,欲达宫闱,为生陈冤抑。婢至,则宫中有神守护,徘徊御沟间,数月不得入。婢惧误事,方欲归谋,忽闻今上将幸大同,婢乃预往,伪作流妓。上至勾栏,极蒙宠眷。疑婢不似风尘人,婢乃垂泣。上问:「有何冤苦?」婢对曰:「妾原籍直隶广平,生员冯某之女。父以冤狱将死,遂鬻妾勾栏中。」上惨然,赐金百两。临行,细问颠末,以纸笔记姓名;且言欲与共富贵。婢言:「但得父子团聚,不愿华膴也。」上颔之,乃去。婢以此情告生。生急起拜,泪眦双荧。居无几何,女忽谓生曰:「妾不为情缘,何处得烦恼?君被逮时,妾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尔时酸衷,诚不可以告诉。今视尘俗益厌苦。我已为君蓄良偶,可从此别。」生闻,泣伏不起,女乃止。夜遣禄儿侍生寝,生拒不纳。朝视十四娘,容光顿减;又月馀,渐以衰老;半载,黯黑如村妪:生敬之,终不替。女忽复言别,且曰:「君自有佳侣,安用此鸠盘为?」生哀泣如前日。又逾月,女暴疾,绝饮食,羸卧闺闼。生侍汤药,如奉父母。巫医无灵,竟以溘逝。生悲怛欲绝。即以婢赐金,为营斋葬。数日,婢亦去,遂以禄儿为室。逾年,生一子。然比岁不登,家益落。夫妻无计,对影长愁。忽忆堂陬扑满,常见十四娘投钱于中,不知尚在否。近临之,则豉具盐盎,罗列殆满。头头置去,箸探其中,坚不可入。扑而碎之,金钱溢出。由此顿大充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先是,女遣婢赴燕都,欲达宫闱,为生陈冤抑”:先前,女子派丫环到京城去,想替自己向皇宫申诉冤屈。“今上将幸大同”,现在皇上将要到大同游玩,丫环就提前去了,扮成妓女混进宫中。“疑婢不似风尘人,婢乃垂泣。上问:「有何冤苦?」 ”:怀疑丫环不是出身妓院的人,丫环于是哭泣起来。皇帝问:“你有什么冤情?”“妾原籍直隶广平,生员冯某之女。父以冤狱将死,遂鬻妾勾栏中。” “上惨然,赐金百两”:皇帝悲伤地答应给一百两银子。“临行,细问颠末,以纸笔记姓名;且言欲与共富贵”:临走时,又详细问了来龙去脉,还写下来丫环的姓名,并且说想要和她一起过上富贵的生活。“我被逮时,奔走戚眷间,并无一人代一谋者”:我被抓的时候,在亲戚和友人中间奔走求助,但没有一个人替我谋划一下。
“夜遣禄儿侍生寝,生拒不纳”:晚上让禄儿陪他睡觉,生坚决不肯接受。“朝视十四娘,容光顿减;又月馀,渐以衰老;半载,黯黑如村妪”:早晨看看十四娘,容貌顿时憔悴;又过了一个月,渐渐衰老下去;半年后,脸色黝黑如同村里的老妇人。
“即以婢赐金,为营斋葬”:就把丫环送给他一百两银子,让他为自己修建坟墓。“数日,婢亦去,遂以禄儿为室”:几日之后,丫环也离开了,就让禄儿做他的妻子。
“逾年,生一子”:一年多以后,生了儿子。“然比岁不登,家益落”:但每年庄稼都收成不好,家庭更加贫穷。“夫妻无计,对影长愁”:夫妻俩没有办法,对着影子长久地愁闷。“忽忆堂陬扑满,常见十四娘投钱于中,不知尚在否”:忽然想起堂屋角落里放钱的扑满,经常看见十四娘把钱放进去,不知道还在不在?“近临之,则豉具盐盎,罗列殆满。头头置去,箸探其中,坚不可入。扑而碎之,金钱溢出。”由此顿大充裕。
【答案】
译文:
原先有个女子派丫环到京城,想替她向皇宫申诉冤屈。如今皇上要到大同游览了,丫环才先一步去京城,扮成妓女混进宫中。皇帝怀疑丫环不是出身妓院的人,丫环于是哭泣起来。皇帝问她有什么冤情?她说自己原来是直隶广平县的冯家的闺女。父亲因为冤枉被杀了,她就卖身进入妓院里。后来皇帝把她召进了后宫,并给她很多赏赐。离开的时候,皇帝又仔细询问她的底细,还写了她的姓名,说还想和她一起过上好日子。丫环说:“只要能让我的父亲和母亲团聚就好,不要贪图荣华富贵。”皇帝答应了她的请求,丫环这才离去。丫环把皇帝对她说的话告诉了男子,男子赶紧跪拜谢罪,泪流满面。过了不久,女子突然对男子说:“我们之间没有什么感情,哪里来的烦恼呢?你被抓的时候,我在亲戚和朋友中间奔走求助,但是没有人替你谋划。那时候我心里非常难受,实在不能说出来。现在我看你这样痛苦地生活着,我也厌恶这种生活。我已经为你娶了一个好妻子,我们可以从此分手了。”男子听了这话,痛哭流涕,不再言语了。女子于是停止说话。一天晚上让禄儿睡在男子的卧室里,男子拒绝。第二天早晨看看十四娘,容貌顿时憔悴;又过了一个多月,渐渐衰老下去;半年后,脸色黝黑如同村里的老妇人。男子就把丫环赠送给他一百两银子,为他修建坟墓。几天之后丫环也离开了,就用禄儿作他的媳妇。一年以后,男子有了儿子。然而连年歉收,家里越来越穷困。夫妻俩没有其他的打算,整天对着镜子发愁。忽然想起堂屋角落里放着一个钱袋,经常看见十四娘把钱放进去,不知道还在不在?走近一看,里面装着一些豆腐和盐,满满的一袋子钱。用手伸进去试探里面的钱,钱硬得无法拿出去。用手把它打碎,钱币从袋里流出。从此男子家变得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