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少习为词,每以欧晏秦黄为正风,最后读南宋诸家词,乃知能摆落故态而意气跌宕者,惟陆务观为善,能自道其与驰骋上下者,庶几子瞻、幼安其人乎?而务观自序乃云“少有所为,晚而悔之,然犹未能止者,何也?岂非乐府歌谣之变固,非此不足以抒永言,发逸思耶。”吾友艾庵黄子,于文笔无所不工,少为诗馀,颇有工妙之致。年来纵笔为词,嶔崎历落,洋洋洒洒,有不知其然而然者,余以为非渭南老人不能如此超逸独至也。嗟乎,词虽小道,本乎性情,中乎音节,固有系乎时与遇者焉。方黄子少时,故有闺房之好,自相唱和,所着小诗流传里巷间,无不述为佳事。既而偕其季弟初子与余辈数人常为文酒之会,单词小令,悉被管弦。笔墨所至,皆有低徊宛转之思,斯时也亦可谓极人间之快意矣。未几而登上第,佐西曹,此乐既不可得,而又以清赋之累与余等共遭放废。艾庵遂寄迹戴溪之南,小妻稚子,优游卒岁,机杼之声,与弦诵时相间也。暇则从野夫牧子,较量晴雨,闲为小词,冲胸而出,矢口而成,一再行吟,浩浩乎如出金石,自以为钧天广乐,不过如是,此岂务观所云“渔歌菱唱,不能自止者欤。”昔唐季花间诸集,流宕可喜,而务观则谓士大夫无聊所寄,世有能知艾庵者,诵其词而想见其意,勿以为仅出于无聊焉,斯可矣。
诗句如下:
初学欧晏秦黄:陆务观自幼便以欧阳修、晏殊、秦观、黄庭坚为词风典范。
南宋诸家词:在阅读了南宋多位词人的杰作后,意识到能摆脱旧有风格而展现出独特意气者,只有陆务观一人。其词能够自述与驰骋于词坛之上的情境。
少有所为晚悔之:陆务观年少时曾有所作为,但后来感到后悔,但仍未能停下创作的步伐。
乐府歌谣变:他认为乐府歌谣的变化本是自然之事,不足以抒发诗人的感情和灵感。
艾庵黄子超逸独至:艾庵(即黄字)在文笔上无所不工,年轻时就写诗作赋,才华横溢。他的词作被认为超越了渭南老人(指苏轼)的超逸境界。
译文与译文相结合,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内容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