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瓢仙。
飞觞相属,泼墨联篇。
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
而今佳话频传。
淋漓向、乌丝画笺。
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先从标题、作者及写作背景入手,了解作品的内容。然后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最后分析诗歌的手法技巧,如意境、修辞等。答题时注意分条作答。

“柳梢青·郭石公示古瓢居叶韵新诗集句”:柳梢青是词牌名,郭石公示古是题目,瓢居叶韵新是集句,叶韵指的是押平声韵,新指新体诗。

“曾记瓢仙。飞觞相属,泼墨联篇。”:曾记得当年瓢仙挥洒自如,酒杯飞觞相互传递,笔墨泼洒一气呵成,写了许多诗文。

“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难道是袁家妖怪,还是偶然间贺客,又忽然变成了和尚?

“而今佳话频传。淋漓向、乌丝画笺”:如今美好的故事频频流传开来,那些美妙的诗句都写在了乌黑的宣纸上。

“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挑选合适的韵律让人心醉,吟诗度过了一天的光阴,集句消磨闲暇时光。

【答案】

柳梢青

郭石公示古瓢居叶韵新诗集句

曾记瓢仙。

飞觞相属,泼墨联篇。

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

而今佳话频传。

淋漓向、乌丝画笺。

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宋史.艺文志》记载:“《瓢居叶韵》一卷,郭熙撰。”郭熙是北宋著名画家,善画山水,尤长于雪景。《瓢居叶韵》就是他的一篇小序,序中说:“余自少学画,见诸长卷多矣,每观其图障之设色,或工或粗,或繁或逸者,皆以笔简意赅,而思致高逸为尚也。今乃见其小稿有如此者,因命顾生为之模写数枚。顾生得其大意,虽不能至而亦欲求其仿佛也。后阅李公麟所藏范宽《溪山行旅图》,其意与吾图大略相似,余乃叹服焉!”可见郭熙不仅善于画山水,而且十分重视绘画理论的探讨和研究。这首《瓢居叶韵》即反映了他这方面的艺术见解和创作实践。

全词共七句,首二句写郭石公示古瓢居叶韵新集句的情景。郭熙善于画山水,尤长于雪景。据宋人周密《云烟过眼录》记载:“郭熙画山石木石,皆用干笔皴擦,结密而无重痕,虽尺纸寸缣亦能表现,且其用墨精到,点刷干净,故其迹清润,有迷蒙洇淡之气,真不可没之品。”郭熙的山水画在当时已受到世人的赞赏,所以这首词的上阕就写他对友人叶韵新(字子敬)的赞语。叶韵新是郭熙的门人,擅长写竹,所以郭熙称叶韵新为“瓢仙”,称赞他在竹叶上的墨迹“飞觞相属,泼墨联篇”。下三句写叶韵新作诗的情景:“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袁妖、贺鬼、摩禅都是佛教语。袁妖指袁僧伽,南朝梁代著名僧人;贺鬼指唐代僧人慧休;摩禅是梵语mo dhi的音译,指禅宗。这三句意思是:难道是袁僧伽(袁妖)作恶,还是慧休(贺鬼)偶尔作怪,或者是慧能的弟子们突然出家做和尚呢?这里郭熙运用典故来写叶韵新的诗才出众,非同一般。

第四句转入对叶韵新的赞美:“而今佳话频传。”意思是:现在关于叶韵新的美好故事一直在人们口中传诵。这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了下阕。

下阕开始便写叶韵新的书法:“淋漓向、乌丝画笺。”乌丝画笺是古代一种精美的写字纸张,用乌丝书写。这句意思是:把叶韵新写的书法铺陈在精美的乌丝画笺之上。这既是对叶韵新书法艺术的赞美,也是对他书法作品的欣赏。接着两句进一步赞美叶韵新的书法艺术:“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意思是:挑选韵律撩人心弦的诗句,吟咏终日,集句消磨闲暇的时光。这句既表达了自己对叶韵新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自己生活情趣的一种闲适态度。

最后两句是对整首词的总结:“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意思是:挑选韵律撩人心弦的诗句,吟咏终日,集句消磨闲暇的时光。这不仅是对自己与叶韵新友情的总结,也是对自己一生追求艺术、追求生活的总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