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怕日光争欲雨,雨过日偏明。
半栏斜照忽雷声。
晴雨总无凭。
却似萧郎多薄幸,归去又还行。
薄幸从天教得成。
天也忒无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武陵春 乍雨乍晴
- 注释: 武陵春,即《武陵春》,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乍雨乍晴,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放晴。
- 赏析: “乍雨乍晴”形象地描绘了春季多变的天气,既有雨水带来的清新,又有阳光带来的温暖。这种天气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为怕日光争欲雨,雨过日偏明
- 注释: 为怕日光争欲雨,意为担心阳光强烈到足以让天空中出现降雨。雨过日偏明,意为虽然刚刚有过降雨,但太阳的光芒依然明亮。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生机勃勃的时刻。然而,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有时阳光强烈,有时却会有雨水降临。诗人担心阳光太过强烈,以至于天空中的雨水会增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他也欣赏这种变化带来的美丽景象,因为雨水过后,阳光更加明媚,万物更加欣欣向荣。
半栏斜照忽雷声。
- 注释: 半栏斜照忽雷声,意为在斜阳的照射下,忽然听到了雷声。半栏,指斜射在物体上的光线所形成的半圆形区域。斜照,指光线斜射。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绘雷声和斜射的光线,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激动的氛围。雷声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而斜射的光线则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寻找避风的地方。这种描绘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晴雨总无凭。
- 注释: 晴雨总无凭,意为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无法预测或把握。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无奈和困惑。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阴雨的天气,都无法完全掌控,这种无法预测的自然现象让人感到无助和困惑。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意识到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却似萧郎多薄幸,归去又还行。
- 注释: 却似萧郎多薄幸,意为好像萧郎(指男子)一样薄情寡义,归去后又重新回来。归去,意为回家。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将男子比作薄情寡义的人,批评他的不负责任和轻率行为。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愤怒。最后一句“归去又还行”进一步强调了男子的反复无常和不忠贞,使得整个诗句充满了情感冲突和道德评判。
薄幸从天教得成。
- 注释: 薄幸从天教得成,意为这种薄情寡义的行为似乎是上天特意安排的。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感慨。他认为这种薄情寡义的行为是由命运决定的,自己无法改变也无法控制。这种悲观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使他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处境和行为。
天也忒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