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如鼓琴,声声见心。

心为人籁,诚中形外。

我心清妥,语无烟火。

我心缠绵,读者泫然。

禅偈非佛,理障非儒。

心之孔嘉,其言蔼如。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它以鼓琴为比喻,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关键词包括“心”、“声”、“诚”、“语”、“禅”等,都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重要元素。

诗的第一句“诗如鼓琴,声声见心”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他认为诗歌就像鼓琴一样,每一个词句都能触动他的心灵。这里的“声”代表诗歌的声音,即诗句的发音和节奏,“见心”则是指这些声音能够引起诗人内心的共鸣。

第二句“心为人籁,诚中形外”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在这里,“人籁”指的是人的心声,而“诚中形外”则是指真诚的情感在心中流露,却又能从外表上得到体现。这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深邃,他的诗歌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

第三句“我心清妥,语无烟火”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内心境界。这里的“清妥”意味着清晰而恰当,没有多余的修饰;“语无烟火”则是指他的言辞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表达。这种简约而清新的风格使得他的诗作更加耐人寻味。

第四句“我心缠绵,读者泫然”则是对前三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缠绵”表示诗人的内心感情细腻而复杂,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读者泫然”则是指读者被诗人的情感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体现了诗歌强大的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第五句“禅偈非佛,理障非儒”是对诗歌本质的一种揭示。这里的“禅偈”指的是禅宗的偈文,强调了诗歌与禅宗思想的联系;“佛”和“儒”分别代表佛教和儒家学说,但这里并非在说诗歌属于哪一种学派或哲学体系。而是强调诗歌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无需依赖其他学科。

最后一句“心之孔嘉,其言蔼如”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体评价。这里的“孔嘉”意为美好、优秀,“蔼如”则是指言辞温和、亲切。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诗歌不仅优美动人,而且富有哲理和智慧。

这首续诗品·斋心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他的诗歌既有诗意又充满哲理,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