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十七读吴桓王传,心感慕焉。后十年宰江宁,过铜井庙,有美少年像,披王者冕旒,英年奕奕。野人曰,是桓王也。余欷歔拜谒,奠少牢,为民祈福,而使祝读文曰:

惟正值天地之睢剌,为孤露之童牙。初亡姑蔑之旗,便射徒林之兕。先破虏将军,玉玺方收,金棺遽埋,有功帝室,未享侯封。

王收斟灌之遗兵,零星一旅;就渭阳之舅氏,涕泪千行。志在复仇,身先下士。神亭掷戟,立杆知太史之心;金鼓开城,解甲拜子鱼之坐。鸣角以招部曲,戌衣而习春秋。则有公瑾同年,舍道南之宅;乔公淑女,联吉偶之欢。自觉风流,私夸二婿;有谁旗鼓,敢斗三军。江有雾以皆清,陈无坚而不破。待豪杰如一体,用降兵如故人。逐奉佛之笮融,功高明帝;诛妖言之于吉,识过茂陵。起家曲阿,收兵牛渚。廓清吴会,奄有江东。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心感慕焉。后十年宰江宁,过铜井庙,有美少年像,披王者冕旒,英年奕奕。野人曰,是桓王也。余欷歔拜谒,奠少牢,为民祈福,而使祝读文曰:
  • 关键词解释:
  • 心感慕焉: 心里感到仰慕。
  • 后十年: 指十年后。
  • 宰江宁: 担任江宁的长官或官职。
  • 有美少年像: 有一幅美丽的少年画像。
  • 披王者冕旒: 戴着帝王的冠冕。
  • 英年奕奕: 形容青年英俊,精神焕发。
  • 野人: 当地百姓。
  • 欷歔: 表示悲痛、哭泣的样子。
  • 拜谒: 参拜。
  • : 献祭。
  • 少牢: 古代祭祀时用的猪、羊等祭品。
  • 为民祈福: 为民众祈求福祉。
  • : 主持祭祀的人。
  • : 这里指祭文。
  1. 初亡姑蔑之旗,便射徒林之兕。先破虏将军,玉玺方收,金棺遽埋,有功帝室,未享侯封。
  • 关键词解释:
  • 初亡: 刚刚失去。
  • 姑蔑之旗: 姑蔑的旗帜。
  • 徒林之兕: 徒林山中的犀牛。
  • 破虏将军: 打败敌人,获得将军称号。
  • 玉玺方收: 皇帝的玉玺刚刚被收回。
  • 金棺遽埋: 迅速将死者的棺材埋葬。
  • 有功帝室: 为皇室立下功劳。
  • 未享侯封: 没有享受侯爵的封地。
  1. 王收斟灌之遗兵,零星一旅;就渭阳之舅氏,涕泪千行。
  • 关键词解释:
  • 王收斟灌之遗兵: 王收取了斟灌遗留下来的兵马。
  • 零星一旅: 只有一支部队。
  • 渭阳之舅氏: 在渭阳这个地方的舅父家。
  • 涕泪千行: 眼泪流了一长串。
  1. 神亭掷戟,立杆知太史之心;金鼓开城,解甲拜子鱼之坐。
  • 关键词解释:
  • 神亭掷戟: 在神亭中扔下戟,象征指挥军队。
  • 立杆知太史之心: 竖起一根杆子,知道上天的意思。
  • 金鼓开城: 敲响金鼓开启城门。
  • 拜子鱼之坐: 向子鱼致敬,子鱼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1. 鸣角以招部曲,戌衣而习春秋。
  • 关键词解释:
  • 鸣角: 吹响号角召集士兵。
  • 部曲: 部下的军队。
  • 戌衣: 穿上军服。
  • 习春秋: 学习《春秋》这部历史书。
  1. 则有公瑾同年,舍道南之宅;乔公淑女,联吉偶之欢。
  • 关键词解释:
  • **公瑾」和「乔公」: 指的是孙权和周瑜。
  • 同年: 同年考中,指同辈之人。
  • 舍道南之宅: 放弃了在江东(即现在的南京市)的住宅。
  • 淑女: 贤良的女子。
  • 吉偶之欢: 幸福的婚配。
  1. 自觉风流,私夸二婿;有谁旗鼓,敢斗三军。
  • 关键词解释:
  • 自觉风流: 自我感觉风度翩翩,有才华。
  • 私夸二婿: 私下夸耀自己的女婿们。
  • 有谁旗鼓,敢斗三军: 有谁的旗帜和战鼓能与我抗衡三军?
  1. 江有雾以皆清,陈无坚而不破。待豪杰如一体,用降兵如故人。
  • 关键词解释:
  • 江有雾以皆清: 江面有雾都变得清明。
  • 陈无坚而不破: 城墙没有坚固不破的。
  • 待豪杰如一体: 对待英雄就像对待家人一样。
  • 用降兵如故人: 对待投降的敌人就像对待老朋友一样。

赏析:
此诗为祭吴桓王庙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吴桓王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功绩的赞扬。诗中通过叙述诗人对吴桓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吴桓王生前英勇事迹的回忆,展现了吴桓王的高风亮节和卓越才能。同时,诗中还描绘了吴桓王死后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