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产,无党援,遗疏数行真宰相;
有文事,有武备,同堂何日报先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无生产”,即无经济基础,这里指没有政治资本;没有党援,即没有党派支持;“遗书数行真宰相”,是说张之洞的几封奏疏,真是宰相的风范,有胆量有魄力敢于向皇帝直陈国家大事。“有文事”,指有文化修养和学识才能;“有武备”,指有武功才能。“同堂何日报先生”,意思是说,在朝廷里,我们这些官员怎么能够报答先生您的大恩?

【答案】

示例:

挽张之洞联

无生产,无党援,遗疏数行真宰相;

有文事,有武备,同堂何日报先生。

注释:

①遗疏:指代张之洞的奏疏。②报先生:报答老师(先生)的恩情。③党援:党羽支持,这里指依附于某派势力。④同堂:指朝廷中的人。⑤文事、武备:指文学与军事两方面的才能。

译文:

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得到党派的支撑,他的奏疏有几行字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宰相;

既有文化修养,又有武力本领,在朝中同僚们怎能报答先生的恩情!

赏析:“无”是否定词,表示没有,“有”是肯定词,表示具有。“遗疏”指张之洞的奏章。“遗疏”两字是诗眼,表明张之洞的奏章确实为皇帝所采纳。“遗疏”两字用得极好,既写出了张之洞的奏议,又表现出了诗人对张之洞的赞赏。“遗书”,是给皇帝的奏章的意思。“遗疏”两字用得很巧妙。它既表明张之洞的奏章确实被采用,又表现了作者对张之洞的赞赏之情。“数行”表明张之洞的奏章只有寥寥几行。这两句诗不仅表明张之洞的奏章得到了皇帝的采纳,而且表现了作者对张之洞的赞赏之情。“有文”“有武”是并列关系,表明张之洞既有文化修养,又有武力本领。“有文事”和“有武备”两字是诗眼,表明张之洞文武双全。“文事”“武备”两字用得很妙。它既表明张之洞文武双全,又表现了作者对张之洞的敬佩之情。“报先生”一句表明作者对张之洞的敬佩之情。“先生”是尊称,表明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报”字是诗眼,表明作者要报答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同堂”一词表明作者在朝廷中同僚们的感激之情。“同堂”一词表明作者在朝廷中同僚们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