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仰文宗,学在四夷,教朱育通卅六国语;
朝廷资哲辅,天遗一老,痛许衡至七三数穷。
诗句解析:
- 江汉仰文宗
- 江汉:长江和汉江,此处指长江之畔、汉水之侧。
- 学在四夷:学问遍及四方,这里指的是张之洞的学问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 天遗一老:上天赐予一位智慧长者,意指张之洞年事已高,仍为国为民奉献智慧。
- 教朱育通卅六国语
- 朱育通:朱育是历史上著名的学者,通晓多国语言和文化。
- 卅六国语:三十六个不同国家的语文,表明张之洞对语言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
- 朝廷资哲辅
- 朝廷:指政府或国家机构。
- 资哲辅:资助和辅佐智慧的人,强调张之洞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所用。
- 天遗一老
- 痛许衡至七三数穷:形容张之洞虽年老但仍致力于政治或学术研究,不因年龄而放弃或减少努力,直至生命尽头。
- 七三数穷:数字“七三”,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表示张之洞的努力和贡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终止。
译文与注释:
江汉仰望着文宗,学问普及四方,传授了三百六十种语言;
朝廷依靠着贤良,上天赠予了一位智者,直到生命的终结。
赏析:
这首诗是对张之洞的颂扬。诗中通过“江汉仰文宗”赞美了他的学问和影响力,通过“教朱育通卅六国语”表达了他对多国语言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朝廷资哲辅”则强调了他在政治或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最后一句“天遗一老”更是突出了他年岁已高,但依然坚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精神。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张之洞的尊敬和赞扬,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