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若张君游,悲愤若韩长公,是生平海内闻知,何事盖棺明志节;
遗爱如郑子产,立身如柳下惠,料他年冶南父老,直应洒泪奉烝尝。
【注释】
张君游:即西汉张良。韩长公:即唐代韩愈,他因谏迎佛骨得罪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郑子产: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郑国宰相,孔子的弟子,曾对周王室忠心耿耿,后在鲁国执政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柳下惠: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鲁国的大夫,因反对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而遭到排挤和陷害,被迫逃亡,后被齐国人尊奉为“圣之清者”,并被后人誉为“坐怀不乱”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挽李赓芸联的一首挽词,作者以张良、韩愈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李赓芸的崇敬和哀痛之情。
首句“清贫若张君游”,作者把自己比作西汉时期的名臣张良,因为张良在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后,功高震主,被封为留侯,但后来却因受猜忌被逼隐居山野,过着清贫生活。作者以此表达了对李赓芸清贫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李赓芸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
次句“悲愤若韩长公”,作者把自己比作唐代的名臣韩愈,因为韩愈因直言进谏得罪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一生致力于文学、史学、宗教学等事业,他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李赓芸遭受政治打击的同情和惋惜。
三、四句“遗爱如郑子产,立身如柳下惠”,作者是把李赓芸比作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郑子产和“坐怀不乱”的典范柳下惠。郑子产忠于职守,严于律己,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柳下惠则是一位道德高尚、品质纯洁的人,他一生清正廉洁,从不贪恋权势。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李赓芸人格魅力的钦佩和敬仰。
五、六句“料他年冶南父老,直应洒泪奉烝尝”,作者是把李赓芸比作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因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爱国情怀。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李赓芸坚守信念、不畏艰险的敬意和赞扬。
整首挽词通过对李赓芸的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的描述,展现了他对李赓芸的崇敬之情和哀悼之意,表达了作者对李赓芸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