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长君游,萧朱结绶,李郭同舟,道义相摩,曾向鲤庭闻绪论;
为熙朝瑞,伏胜授经,桓荣稽古,老成遽谢,忍从鹿宴溯科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这是一道文言句式转换的题目,要求考生把所给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并注意关键词语“萧朱结绶”“李郭同舟”等的提示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多读多记,做到准确理解字词的含义以及句子的结构和含义,再根据语境来分析作答。

“共长君游”,与友人一起畅游,“萧朱结绶,李郭同舟”,与友人一起游历江湖;“道义相摩”指彼此之间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曾向鲤庭闻绪论”曾经在孔子的讲坛上聆听过他的高见;“为熙朝瑞,伏胜授经”,“伏生授经”伏生是汉文帝时博士,以《尚书》教授太子,因避刘邦讳而改为“伏生授经”。“为熙朝瑞”是指他成为朝廷中人,“伏胜授经”则是说伏生教太子学习了儒家经典;“桓荣稽古”,桓荣是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官至太常。桓荣年轻时好学,师从博士弟子张恭祖,受业于京师太学,博通群书。他善于传授学问,当时京城里的人称他为“关东大儒”。桓荣晚年隐居不仕,专心从事教学和著述。桓荣还精通古代文化,经常到洛阳城南的皇家园林太子宫去,讲解古代典籍。由于他讲授的内容深入浅出,因此深受当时学者们的欢迎。后来人们把他的讲学内容汇编成《古文尚书》,流传下来成为汉代的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老成遽谢”,指年迈的学者辞别了。“忍从鹿宴溯科名”,不忍心参加科举考试,因为“鹿宴”即鹿鸣宴,古代的一种宴会。此诗写伏胜教授太子学习儒家经典的故事。伏胜教授太子学习儒家经典之后,又回到太学继续任教。太学生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感激,就请他喝酒庆祝。伏先生喝了酒,唱道:“陆束白露降,西风且徘徊。登高望所思,怅然使沾衣。”这四句诗的意思是:秋天到了,天气凉爽,万物凋零,落叶纷飞。诗人望着天边那一轮孤月,心中无限惆怅。于是,他又想起远行在外的亲人,不禁泪流满面。这首诗表现了伏胜晚年归隐后依然关心国事、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共长君游,萧朱结绶

李郭同舟,道义相摩

曾向鲤庭闻绪论

为熙朝瑞

伏胜授经

桓荣稽古

老成遽谢

忍从鹿宴溯科名

译文:我们一同游览天下,结识了许多朋友;结交朋友要重情义,志趣相投,才能互相切磋,相互促进。

我曾在孔子讲学的地方聆听过他的教诲;

现在朝廷中有位叫伏胜的人,他曾经教过孔门弟子,传授儒家经典;

桓荣是东汉时期的一个有名望的经学名家,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潜心钻研古代典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