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余韵类亭林,独惜兴已阑珊,青主箴言不再见;
此老胸中师白石,都道花无啼损,小红遣去有深心。
挽朱瀛侪联
晚年余韵类亭林,独惜兴已阑珊,青主箴言不再见;
此老胸中师白石,都道花无啼损,小红遣去有深心。
注释:
挽朱瀛侪联:这是一首悼念朱瀛侪的挽联。
晚年余韵类亭林:指朱瀛侪晚年的诗词韵味,与明末清初诗人王夫之的诗歌风格相似。
独惜兴已阑珊:指朱瀛侪晚年创作力减退,感慨自己已经失去了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青主箴言不再见:指朱瀛侪去世后,他的遗言和教诲无法再听到,让人感到惋惜。
此老胸中师白石:指朱瀛侪的诗歌才华,可以与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相提并论。
都道花无啼损:指人们对朱瀛侪逝世的消息非常悲痛,认为他的离去就像花朵凋谢一样令人惋惜。
小红遣去有深心:指红袖添香(古代女子为文人墨客增添生活情调的一种行为)被遣散离开,但朱瀛侪的遗愿仍被深深记在心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朱瀛侪的挽联。诗人通过对朱瀛侪生平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诗中的“晚年余韵类亭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朱瀛侪晚年的诗歌韵味,与明朝末年的诗人王夫之相媲美。而“独惜兴已阑珊”则透露出诗人对朱瀛侪年事已高、创作力衰退的无奈之情。
在诗中,诗人也对朱瀛侪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青主箴言不再见”一句,表达了对朱瀛侪生前教导和遗言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他逝世的惋惜和悲痛。
最后一句“此老胸中师白石”,则是对朱瀛侪诗歌才华的高度赞誉。他被誉为能与唐朝的白居易相提并论,可见其文学造诣之高。而“都道花无啼损”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朱瀛侪逝世消息的悲痛之情,以及人们对于他离去的不舍和哀伤。最后一句“小红遣去有深心”,则是对红袖添香这一古代女子为文人墨客增添生活情调的行为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朱瀛侪遗愿的深刻理解和珍视。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朱瀛侪一生的光辉历程,以及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