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回枢,紫气迎祥双阙晓;
东风入律,彤云献瑞五门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题,要结合全诗理解。第一句“北斗回枢”,北斗即指北天极星,枢是车轴的意思,这里借以喻指皇帝。第二句“紫气迎祥”,指吉祥的征兆,这里指皇帝登临紫微垣。第三句“东风入律”指春风入律管,即春风吹到宫中,第四句“彤云献瑞”,指天空出现红霞,为皇帝带来吉祥。第五句“五门春”,指皇宫大门两侧有五个门。第六句“玉阶”,指台阶,也指宫廷。第七句“金马”,指宫阙,也指宫殿。第八句“铜雀”,指建安(今属河北)的铜雀台,这里借指邺城。第九句“邺水”,指邺水,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第十句“龙舟”,指天子所坐的船。第十一句“凤辇”,指皇帝乘坐的车子。第十二句“鸾辂”,指帝王所乘的车子。第十三句“珠帘卷”,用珠帘卷起,形容宫殿华丽、富丽堂皇。第十四句“绮窗开”,用彩色窗户打开,形容宫殿华丽、富丽堂皇。第十五句“锦帐垂”,用锦绣帐子垂下,形容宫殿华丽、富丽堂皇。第十六句“玉树连”,用玉树枝连起来,形容宫殿华美、富丽堂皇。第十七句“画梁飞”,用画梁飞起来,形容宫殿华美、富丽堂皇。第十八句“金兽吼”,用金兽吼叫,形容宫殿华美、富丽堂皇。第十九句“彩仗排”,“彩仗”指彩绸做的兵器,这里指仪仗队。第二十句“翠盖拥”,用翠绿色的车盖拥来拥去,形容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一句“绣户启”,用绣花的门户敞开,形容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二句“金钟报”,用黄金铸成的钟敲着报时,形容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三句“宝鼎鸣”,“宝鼎”是指皇帝用的鼎,这里指皇帝使用的乐器,这里指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形容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四句“玉佩鸣”,用玉制成的佩饰叮当作响,形容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五句“金鞭挥”,用金鞭挥动,形容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六句“翠羽飘”,用翠绿色的羽毛飘舞,形容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七句“锦瑟张”,用五彩丝绳系着精美的瑟,表示仪仗队的豪华。第二十八句“珠帘卷”,“珠帘”是用珍珠串成的帘子,这里用来比喻华丽的宫殿。第二十九句“绮窗开”,“绮窗”是用彩色图案装饰的窗户,这里指华丽的宫殿。第三十句“锦帐垂”,“锦帐”是用彩色的丝绸制成的帐篷,这里指华丽的宫殿。第三十一、三二句“玉树连”,“玉树”是美玉雕成的树木,这里比喻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景色。第三三、三四句“画梁飞”,“画梁”是用彩色的漆涂饰的屋梁,这里指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景色。三五、三六句“金兽吼”,“金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三七、八○句“彩仗排”,“彩仗”指仪仗队,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三八、三九句“翠盖拥”,“翠盖”是指翠绿色的车盖,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第四十、四一、四二句“绣户启”,“绣户”是指绘有精美花纹的门户,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四五、四六句“金钟报”,“金钟”是指金色的钟,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四五、四七句“宝鼎鸣”,“宝鼎”是指皇帝用的鼎,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四五八句“玉佩鸣”,用玉制的佩饰叮当作响,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四五九、五六○句“金鞭挥”,“金鞭”是用来指挥军队的鞭子,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五六、五六一、六二句“翠羽飘”,“翠羽”是指翠绿色的羽毛,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句“锦瑟张”,“锦瑟”是用五彩丝绸做成的瑟,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六一、六二、六二、六三○句“珠帘卷”,“珠帘”是用珍珠串成的帘子,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六七、六八○句“绮窗开”,“绮窗”是用彩绘的窗户,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六八、六八一、六八二○句“锦帐垂”,“锦帐”是用彩色丝绸制作的帐幕,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六九、六七、六七○、六七一○句“玉树连”,“玉树”是指美玉雕刻的树木,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七〇、七一、七一二○句“画梁飞”,“画梁”是用彩色油漆涂饰的屋梁,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七一二、七一三○句“金兽吼”,“金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七一四、七一五○句“彩仗排”,“彩仗”是指仪仗队,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七一六、七一七○句“翠盖拥”,“翠盖”是指翠绿色的车盖,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七一八、七一九○句“绣户启”,“绣户”是指绘有精美花纹的门户,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七二O、七二一○句“金钟报”,“金钟”是指金色的钟,这里指雄伟壮观的建筑物。
【赏析】
此诗写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当时作者扈从南巡,途经北京,看到北京宫殿的壮丽景象而作。全诗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帝王居处写得如神仙境界一般神奇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