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岩疆峙海东,将军筹策远能通。
我来相度边防势,试驾轮舟胜顺风。
【注释】
岩疆:指海岛或半岛。
将军筹策远能通:将军谋划深远,能与外界沟通。
试驾轮舟胜顺风:亲自试乘轮船,以克服顺风的困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台湾期间,对当地边防形势所作的考察报告。诗人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勾勒出台湾岛的地理环境,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愿望,也流露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诗的前两句“千里岩疆峙海东,将军筹策远能通”,描绘的是台湾岛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要地的地位。“岩疆”指的是台湾,“峙”字形容它矗立在东海之滨。这里强调了台湾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接着“将军筹策远能通”,则是说这里的将领(将军)能够运筹帷幄,与内地进行有效的沟通,这表现出了台湾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开放性以及与内陆的联系。
第二联“我来相度边防势,试驾轮舟胜顺风”则是诗人亲自来到台湾后,实地考察边防情况的记录。“试驾轮舟胜顺风”表明通过实践和体验,诗人认为轮桨船可以更好地克服顺风的困难,从而突出了轮桨船的优势。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
全诗语言简练明了,但意境深邃,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愿望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示了他对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