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久垂名,扫遍欃枪,那堪华顶招魂,惊睹归元怒先轸;
一夫今倡乱,变生肘腋,卒使壶头赍恨,惨教裹革痛文渊。
注释:
百战久垂名,扫遍欃枪——形容将士们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名声已经传遍了四方。欃枪,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那堪华顶招魂,惊睹归元怒先轸——形容将士们在华山顶上英勇地保卫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让敌人闻风丧胆。先轸,春秋时期晋国的名将,以勇猛善战著称。
一夫今倡乱,变生肘腋——形容现在有人挑起事端,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倡乱,挑起事端。
卒使壶头赍恨,惨教裹革痛文渊——形容这些人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让人们在悲痛中度过余生。壶头,指壶关之东,即今山西长治一带。裹革痛文渊,指文渊阁,是明成祖朱棣的藏书之地,因文渊阁藏书丰富而闻名。这里比喻国家的命运如同文渊阁一样岌岌可危。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郑思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诗中写道:“百战久垂名,扫遍欃枪”,形容将士们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已经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然而,他们却面临着更加危险的敌人——“那堪华顶招魂,惊睹归元怒先轸”,这些敌人正在华山顶上英勇地保卫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使敌人闻风丧胆。接着,“一夫今倡乱,变生肘腋”,描述了现在有人挑起事端,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危险。最后,“卒使壶头赍恨,惨教裹革痛文渊”,形容这些人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让人们在悲痛中度过余生。整首诗通过描绘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和国家命运的危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