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饵糍团和粉䬾。
九斤烂煮大场鸡。
宵来送岁还迎岁,齐换宜春帖子题。
【解析】
此为一首咏物诗,写“蜜饵糍团和粉䬾”时所思之情。
第一联:“蜜饵糍团和粉䬾。”蜜饵糍团是民间小吃,和粉䬾是制作糍团的原料。诗人用“蜜”、“和”二字点明了糍团的特点,也暗寓了诗人对这种美味佳肴的喜爱。
第二联:“九斤烂煮大场鸡。”九斤,形容鸡的重量。大场,即大市镇。诗人在赞美鸡的同时,还不忘描写了当时集市上热闹的场面。
第三联:“宵来送岁还迎岁,齐换宜春帖子题。”宵,指夜间;宜春,地名,这里代指春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夜里的时候送旧迎新,把宜春的春帖都换成新帖,贴在门上祈求吉祥。“齐换”表明换春帖的人很多,而“题”则表明这些春帖上都写有诗句。
【答案】
译文
蜜甜的饵食、糍粑粘着米粉,
一九斤重的大鸡煮熟了。
夜来人们送走旧年迎来新年,
一齐更换宜春帖子题上字。
赏析
《竹枝词》是唐末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民间歌谣体诗歌。《竹枝词》,是巴渝(今重庆)民歌,相传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后人多仿作传唱,成为流行于巴渝的一种民歌。《竹枝词》以五七言句为主,每句两韵,其结构形式与南方民歌中的山歌相似,但比山歌更加工稳,并逐渐形成固定的曲调。
《竹枝词》多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内容多是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及爱情经历。这类作品往往写得委婉曲折,富有诗意,语言明快优美,富有音乐性和绘画性。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之八:“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竹枝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的情怀,既含蓄婉丽又清新可喜,充分体现了《竹枝词》的抒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