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选入官,西邻试登科。
侧闻长老言,祖父积善家。
一朝遽自大,舆服相矜夸。
内史固贵人,里门肯下车。
英特纵迈昔,行义恐不加。
世情见烂熟,聊付一笑呵。
【注释】
选入官:被选入朝廷任官吏。
登科:考取功名。
侧闻长老言:听长辈们说起。
祖父积善家:祖、父辈都积德行善,家道昌盛。
一朝遽自大:一旦突然变得骄傲自大。
舆服相矜夸:乘车驾着华丽车辆,穿着讲究的服饰,炫耀于人。
内史固贵人:担任内史的人本来就是贵人。
里门肯下车:里门是古代乡里的大门,指做官后不再回家乡,也不愿回到家乡的家门。
英特纵迈昔:志向远大,行为放纵。
世情见烂熟:世间人情世故已经非常熟悉。
聊付一笑呵:姑且把这一切付之一笑罢了。
【赏析】
《其三》为组诗中的最后一首,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写一个士族子弟骄横自大,不修礼法的行为,来讽刺那些居高位却不知谦卑退让的贵族官僚。
“东家选入官,西邻试登科。”这两句是写一个士族子弟被选入了官府,又考取了功名。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士族家庭中的子弟被选为官府官吏,并且还考中了进士,成为国家官员的情景。这个子弟被选入官府,又考取了功名,说明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名望。而这种地位和名望又使他更加骄横自大,不思进取,只顾炫耀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不顾及他人的评价和感受。
“侧闻长老言,祖父积善家。”这两句则是说从长辈那里听说,这位子弟的祖父辈都是积德行善之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子孙。这里的“长老”是指年长的人,他们通常有更多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些道理来教导后人。而“积善家”则是指那些世代都以行善为本的家庭,这种家庭往往能够培养出正直、善良的后代,使得家族的声誉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子弟的失望和不满情绪。
“一朝遽自大,舆服相矜夸。”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这个子弟如何骄傲自大、炫耀自己的成就。他不仅自己骄傲自大,而且还喜欢炫耀自己的成就,用华丽的车子和服饰来装点自己,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种行为无疑会让其他人感到反感和厌恶,甚至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内史固贵人,里门肯下车。”这两句则是说担任内史的官员原本就是一位贵人,但他却不愿意回到家乡,也不愿回到家乡的家门。这表明他对于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有着过高的要求,甚至有些自傲和狂妄。同时,这也反映出他对于家乡的感情并不深厚,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可以炫耀自己的地方而已。
“英特纵迈昔,行义恐不当。”这两句则是对这位子弟的评价,他认为这位子弟志向远大,行为放纵,但恐怕他的言行举止并不能符合道德规范和要求。这可能是因为这位子弟过于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义务,也可能是因为他缺乏真正的修养和品质。
“世情见烂熟,聊付一笑呵。”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社会的看法和态度,作者认为人们对于人情世故已经非常熟悉,对于那些虚伪、矫揉造作的行为也只是一笑置之罢了。这说明作者对于社会的失望和无奈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