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川澹荡人,偶为馀杭游。
遂令斯岭名,与公俱千秋。
我来登绝顶,江海生双眸。
云蒸仙岩石,竹覆僧寺楼。
井溯炼丹旧,台延初暾浮。
清泉流舄下,宛听琴空侯。
蚤衰导养拙,神仙非所求。
却扫谢浮荣,肯许同调不。
何必访勾漏,此中可忘愁。
葛岭
稚川澹荡人,偶为馀杭游。遂令斯岭名,与公俱千秋。我来登绝顶,江海生双眸。云蒸仙岩石,竹覆僧寺楼。井溯炼丹旧,台延初暾浮。清泉流舄下,宛听琴空侯。
注释:
- 稚川:作者自指。
- 澹荡:形容山势平缓、宁静。
- 馀杭:杭州的别称。
- 斯岭:这座山岭。
- 与我俱:与我有同样的记忆或情感。
- 清泉流舄下:脚下的清泉潺潺流过。
- 宛听琴空侯:仿佛听见琴声回荡在空旷的空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游览葛岭的一次回忆和描述。诗人以“稚川澹荡人”开头,将自己比作一位恬淡闲适的文人,与这座山岭一同经历岁月的洗礼。他在这里游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这座山岭的名字与他一起被铭记。随后,诗人登上山巅,眺望着壮阔的江海景色,感叹自己的渺小。
诗人描述了山上的风景,如云蒸仙岩石、竹覆僧寺楼等,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还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井边寻找炼丹的方法,以及在台上观赏初升的太阳。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认为自己并非追求神仙之道的人,而是希望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因此,他选择离开喧嚣的城市,寻找一片宁静的山水之地来修身养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勾漏这个地方的向往,认为那里可以忘却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还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名利和修行等方面的思考。